聖人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聖人

今天讀到“聖人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聖人”這句話,查了一下原來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圍爐夜話》。全句爲:

百善孝爲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爲首,論跡不論心,論心終古少完人。

具體解釋是:

一切善事裏,孝敬父母榜首,但這個主要看心,不是看表面行爲,不是說錦衣玉食給父母就是孝順,假如這樣的話,那麼清貧的人家就沒有孝子了。

一切的惡事裏,以好色爲榜首,但這個主要看行爲,不是看心,假如按心念論,世人都免不了面對美色動心,這樣的話,世上就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了。

確實,如果嚴格到按起心動念來評價一個人,或者具體一個行爲,那確實很難有聖人。所以有時候我們非要糾結於“你爲什麼會有這麼可怕的想法?”“你這麼晚下班,把約會都忘了,那我在你心裏算什麼?”這兩個問題也有追究得合適與否的區別。

不過,這句話只是舉例子說明論跡和論心有各自適用的場景,有相對性。但並沒有說通用的規則或者具體的做法,這又似乎“給雞湯不給勺子”了。

那什麼時候該論心?而什麼時候該論跡?試着想一想。

一個是考慮親疏關係,也就是兩個的信任程度

如果關係不親近,那“論心”也沒有準確性,只有“論跡”。

和一個陌生人即使見過了兩三面,在商業合作上要更多考慮他實際是怎麼做,而不是看他口頭上天花亂墜的漂亮承諾,這就更多“論跡不論心”。

相反,如果是和家人說話,即使他罵你兩句:“你這豬腦子就別想了,聽我的沒錯”而要求你做一些當下似乎沒好處的事情,你可能也會聽從,這就更多“論心不論跡”。

還有一種是看場景。職業場合和生活場合自然是不同的。

如果是在工作的場合,比如上司和下屬的關係。很多情況下更遵從商業和職場的規則約束,而不能再象老師對待學生,家長對待孩子,長者對待家族裏的年輕人,更多要求是“論跡不論心”,因爲也沒有太多時間去探索內心的動機和心理。當然不可否認,如果領導者能夠了解並激發下屬的心理因子,那是加分項,是了不得的事情。

如果是和自己3,4歲的孩子相處,他還需要大人的教導,當然要更多先體察他的心情和目的。

最後就是考慮時間階段

理論上,我們談到評估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當然是內內外外都看個仔仔細細爲好,但實際情況遠爲複雜,有時沒必要,有時做不到。你接觸很多社會人,後面基本沒交集,有必要嗎?人數多起來,做得到嗎?

比如,初次被提升到管理崗位上來,如何管理好部門內五六個人,都算是一個難題。

最初階段,當然是“論跡不論心”的,這也是“行爲管理”所提倡的依據“行爲和結果”。公司畢竟有大的法度在,最容易量化,最容易共識,最容易約束的都是行爲和結果性的指標,而這一塊雖然是外在的,但在以成敗論英雄的現代社會里是最快速見效由幾個人形成”羣體“的做法。

然後,如果要形成真正的”團隊“,那必須得“論心不論跡”,不過這只是副產品,共同的目標、約定的協作流程、各自的擔當、相互的默契這些纔是能夠”論心“的前提。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