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沒有問題那樣生活,又像沒有生活。”

不知道大家觀察過自己的生活沒有?

我是說,你的生活在圍繞着什麼問題在進行着呢?

很多人可能對此不解:有什麼問題嗎?

我是說,似乎我們都習慣了、麻木了,且喪失了感知,也不再提問或發出疑問。我們似乎正在這樣生活着,並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一直如此——像沒有問題那樣生活,又像沒有生活。

可想而知,當我發現這一點時,我羞憤難當:既爲人類的命運感到悲哀,也爲人類的生活感到空虛極了。

我不斷咀嚼着這種苦楚,這份別人可能從未想過、從未意識到、從未覺察到的孤獨的苦楚。我在想:爲什麼?

我是說,如果大家都沒有問題,或只是在不斷地重複着過往的問題,爲什麼大家還不(感到)幸福呢?或者說,我們打算什麼時候纔去正視問題(面對)、解決問題(改變)、發現新的問題(發現)、找到自己的答案(體會不同)……一個大膽的想法從我的頭腦中閃過: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並不是答案,恰恰相反,我們需要的是問題、新的提問。

當然,問題只是表面的,就像所有流於表面的活動(社交、應酬、娛樂等),又像敷衍了事的態度和心不在焉的面孔(漠視、旁觀、冷淡)。

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提出許許多多的疑問。但是,很可惜只有少數人能夠做到不受干擾(獨立)地進行作答或嘗試作答。以及,更大的問題是,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想到問題背後還潛藏着與內心真正息息相關的問題。

這些問題就是:要什麼?爲什麼?怎麼樣?深入問題,深入內心,深入生活

如果只是爲了問而問,卻對答案漠不關心;如果只是問,卻並沒有真正思考過;如果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爲什麼要問,卻總在忙碌着什麼;如果壓根都沒有想過有什麼問題,卻又強烈感覺到不對勁(孤獨和空虛莫名);如果總在重複着相同或類似的問題,……那麼,我們在做什麼呢?換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生活是由什麼構成的呢?

我是說,我們對於生活的感受:你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嗎(你現在過的生活是你理想的生活還是正在朝理想奔赴的生活?又或,只是活着,壓根不爲什麼,然後疲倦、悲觀、病態,絲毫沒有生命該有的活力、熱情、感知,除了內耗就是外部干擾……)?

那麼,何以認爲我們需要的就是問題或新的提問?

我是說,它真的能做到重新喚醒我們對生活的感知嗎?

答案是:是的。

問題,是發現“不同”的契機;發現“更多”的增長;發現“缺失”的感受;發現“從未抵達”的好奇;發現“自己”的新生……同時,它還是我們深入生活的動因、意圖、因素和核心組成部分。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問題只是想要擁有“更多”的生活,偏偏對於“更多”具體指什麼、如何得到等卻一無所知。比如擁有更多數量的錢、擁有更多時間的自由、擁有更高質量的生活……大多數人所能想到的不過是從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加減”,而真正的問題呢?

我是說,醒醒吧!

適可而止。

冷靜點。

仔細想想你的生活,是的,你的生活它去哪了呢?

你難道是爲了得到某物才存在?又或者,必須擁有某物才完整?還是說,擁有這些“更多”比你真正的生活還重要?

我是說,無論我們所處的環境如何,我們都可以選擇去過一種美好、充實的生活。充分享受(感受)自己的生活。擁抱希望和感激的生活態度,身體力行地、踏踏實實地、問心無愧地去生活。

——獨立於外部環境或物質條件,不爲外在成就而活,極力避免陷入“受害者心態”……像“許許多多答案雖然同時存在,但自己亦有屬於自己的答案”那樣生活,樂觀、獨立、充實、幸福地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