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和反應之間有大恐怖,有大自在

讀《非暴力溝通》和《關鍵對話》,重溫了其中解讀關於事實、情緒和行爲之間關係的片段。

從《關鍵對話》的第六章《控制想法》裏,科裏·帕特森首先說明情緒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先給出兩個假設聲明,因爲只有認同這兩個假設,所謂的“控制想法”纔有討論的必要:

聲明一:情緒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不管你多麼振振有詞地指責別人,實際上其他人是無法讓你陷入某種情緒的,是你製造了自己的情緒,是你讓自己感到害怕、煩惱或氣憤。讓你產生情緒的只能而且永遠是你自己。

聲明二:產生負面情緒後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控制它,要麼被它控制。

這些話太招人恨了,但只有這麼想,才能夠做一個自尊自重的人。


如威廉·莎士比亞所說:世事本無好壞,皆因思想使然,我們的想法在日常各種行爲和現象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科裏·帕特森給出了一個“行爲方式模型”來解釋這其中的複雜步驟:

在中國婆媳關係一向比較難處,假如媳婦不小心鬆手把家裏貴重的茶壺掉地上了,婆婆大聲說:“你怎麼這麼笨呢!”

以下兩種反應是可能的:

1)所見所聞(她急忙過來了)→主觀臆斷(她心痛茶壺,過來是看茶壺的)→形成感受(憤怒,恐懼,又要藉機會批評我了)→展開行爲(沉默或對抗/辯解,甚至攻擊婆婆老把茶壺放在危險的位置,之前提醒幾次也沒用)

2)所見所聞(她急忙過來了)→主觀臆斷(她關心我,衝過來是看手燙傷的情況)→形成感受(內疚,慚愧,感動,我得想辦法彌補)→展開行爲(配合)

電光火石之間,我們沒有多少意識的情況下,就完成了這個過程,可能會導向不同的結果。


在《非暴力溝通》第四章《體會和表達感受》,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認爲:“成熟的人十分敏銳,就像聽交響樂的不同樂章,不論是熱情奔放,還是柔和舒緩,他都能體察到細微的起伏。”然而,大多數人的感受“像軍號聲那樣單調”。

這個情況並不奇怪,因爲很多人不瞭解“感受Feeling”和“想法Thoughts”的區別。

A.想法(實際上是一個評價)

·我覺得我吉他彈得不好。

B.感受。

·作爲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作爲吉他手,我很鬱悶。

·作爲吉他手,我煩透了。

《非暴力溝通》中的“感受”通常是指一種“情緒”,可以互換使用。而“想法”也可以當作一個“念頭”。把這兩個區分出來後,我們纔可能真正認識和覺察到“情緒”,再反之而去倒推“主觀臆斷”,也就是說,我們依據什麼樣的“臆斷”產生了那樣的“情緒”?

這一點可能也馬歇爾有意忽略了,沒有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細談,但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

一切的根源和起始都始發於“主觀臆斷”,情緒也好,感受也好,隨之而來的行爲也好,都在於你有什麼樣的“主觀臆斷”。這樣來說,我們更應該把“主觀臆斷(Tell a story)”翻譯得更加準確,更加專業纔對,比如“信念系統(Beliefs System)”,這樣就和心理學的知識更加好地連接起來了。


在李中瑩老師的NLP入門書籍——《重塑心靈》一書中,他寫道:

什麼是“信念”?信念就是“事情應該是怎樣的”或者“事情就是這樣的”的主觀判斷,是我們認爲維持世界運作下去的法則(這是來自說話者腦裏認知的世界,也即是主觀的法則),是解釋和支持行動或沒有行動的理由,是解釋和支持變化或沒有變化的理由,是對於這個世界各種關係的主觀邏輯定律。

廣義的信念系統也是NLP中的核心概念——BVR(信念、價值和規條)。

綜上所述,我們把幾本書的概念相比較,可以形成一個融合版的“行爲方式模型”:

所見所聞(See & Hear,Facts)

→主觀臆斷(Tell a story, Beliefs)

→形成感受(Feeling/Emotion→需要Needs→想法和念頭/評價Judgement)

→展開行爲[Act,包括:語言+行爲(Request請求別人+Respone自身反應)]

我們先用《非暴力溝通》來驗證一下這個新模型:

事實Facts,對應所見所聞,在模型中有;常見的錯誤是把“事實”和“評價”混淆,是因爲忽視了了信念和情緒而快速跳躍了,新模型可以包含這層推理。

感受Feeling,突出強調“情緒Emotion”的表達,在模型中有(但如前所述,《非暴力溝通》忽略了Belief對情緒的生髮作用。)

需要Needs,在模型中被細化,我們通常建議的是通過對情緒的覺察來探知自己的根源性需要(愛、自由、成就等等)。

請求Request,在模型中被細化,《非暴力溝通》也同時強調向內(覺察自身)和向外(人際相處)兩方面,語言表達自然也在其中,在新模型中大概對等於“展開行爲”這一步。

結論:《非暴力溝通》四要素能夠被新模型所包含。


再用一個更簡單的模型——ABC模型來驗證一下。

心理學家艾伯特·埃利斯博士(Dr Albert Ellis)創建的ABC模型(ABC model)是識別對自己的負面信念的一種極好的技巧。

A(adversity)代表逆境(發生了不好的事情)。

B(beliefs)是你對事件的信念,包括你對事件的表面和潛在的想法(理性或非理性)。

C(consequences)代表結果,也就是你對事件信念的行爲或情緒反應。

ABC模型背後的基本思想是:“(A)逆境不會引起困難的情緒(即(C)後果),但我們的(B)信念會,尤其是當它們是非理性的信念時。”

A(adversity),對於“所見所聞”,即Facts。

B(beliefs),ABC模型是突出強調人的信念系統的強大作用的,這可以理解,因爲這個理念正是認知行爲療法最核心的支撐觀念。

C(consequences),很廣泛地把後面兩步:感受和行爲都包括在內了。

結論:ABC模型很簡單,也能被新模型所包含。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ctor Frankl)發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則,即在刺激與迴應之間,人有選擇的自由。

如果我們只能被動迴應,那就是大恐怖;如果我們可以主動選擇,那則得大自在。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