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 又聞臘肉香


傍晚四點多,聽老芊在樓上廚房招呼我和孩子,“喫飯了。”便從伏案整整一個下午的書房離開,欣欣然的踱去樓上的餐廳。

卻不自覺地聞到了那“誘人”的臘肉香。坊間有云,“臘肉香,年關近”。這意思已經很明瞭了。

其實我們江浙一帶,臘肉原本是不常見的。我們這裏比較多的是醬肉、醃肉一類的。我現在工作的所在,杭州市郊,醬肉較多。用上好的醬油,兌水,外加檸檬汁啥的,放在大鍋裏煮。將上好的五花肉浸泡在煮好的料汁裏,要喫的時候割上些許,或煮或蒸,都是上好的菜餚。

還有一種是用精緻的蝦油浸泡的,方法差不多,但口味卻完全不一樣。我們家每年年底,老芊都會做上滿滿的一大罐。——她喜歡喫這玩意。不過客觀來說,蝦油食物確實比醬肉一類的要鮮美得多。

而相比醬肉或“蝦油雞”一類的,我更喜歡醃製的鹹肉。因爲這醃肉,是我從小喫慣了的“家鄉的味道”。在我老家的大山裏,每到年底,幾乎每家每戶都會醃製這種鹹肉。用自家養的正宗土豬,屠宰了以後選取其中最上等的五花肉,砍成條狀形。然後把鹽、花椒一類的放鍋裏炒熟,在每塊五花肉的表面均勻塗抹。鹽不用塗太多,關鍵是要塗勻。塗好後將肉放在一個大缸裏,壓實。等到要喫時,隨喫隨割。那滋味,可真沒得說。特別是“鹹肉蒸蛋”、“鹹肉蒸春筍”……光聽那名字,就讓人直流口水。

而這麼一大缸的肉,一般可以喫到第二年“清明”前後。不過到那個時候,缸裏的鹹肉大多已經生蛆了。倒是不需要管這一類蛆啥的,將肉從缸肉撈出,曬上幾個太陽,照樣還是美食。

而缸裏剩餘的那些油膩膩的肉滷,則是製作鹹鴨蛋的最佳材料。將鴨蛋洗淨後放在這些肉滷中,不出一個月,上好的鹹鴨蛋就肯定成型了。比起商店裏買來的那些,這種自制的鹹鴨蛋更油膩飽滿,味道也更好。

每年這個時候,總是特別懷念老家的醃肉。今年也是。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原產於湖南一帶的臘肉便開始在我的周圍出現,最早這種臘肉出現在超市裏。因爲受不了其特殊的“煙火味”,我是很少買來喫的。但老芊喜歡,所以每年也會弄來一些嚐嚐味道。畢竟這玩意,倒也確實有一股“另類的香味”。

那一年去湘西旅遊,見每家每戶的窗臺下掛着的這一串串條形狀的五花肉,飽受煙熏火燎……那一份髒兮兮的模樣,差一點讓我將隔夜的飯都吐出來了……原來老芊最喜歡的這份“美味”,竟是這麼一副不堪入目的髒態!我都不知道當我看到其“尊容”裏,心裏的陰影面積有多大。所以從此之後,我便幾乎不再碰這一類臘肉了。——真的受不了。

客觀地說,現在的生活條件,那是我們小時候所無法比擬的。想用點、喫點,還是挺方便的。不像原先時,每到過年,就必須得儲存大量的這種肉類食物。現在想喫什麼、喫啥時候喫,只要出去一趟超市,都可以買到,大多現買現燒現喫。

唯一的例外,便是家裏醃製的鹹肉。這是從老家帶來的,雖然不多,但肯定是超市裏買不到的“寶貝”一般的存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