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设限:我今年86岁,但我比许多年轻人都更年轻

我是唐斩,一个梦想以文字为业的读书人。

这是我的第【362】篇个人原创。

感恩关注,欢迎转发。

60岁开始识字,75岁开始写作,76岁写出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82岁完成第5本书的写作并出版。这是出生于1937年的中国“传奇奶奶”姜淑梅的故事。

76岁开始画画,80岁在纽约举办个展,94岁登上《时代》杂志封面,100岁生日当天被纽约州把这一天定为“摩西奶奶日”,晚年共创作作品数量多达1600幅。这是出生于1860年的美国摩西奶奶的故事。

“姜还是老的辣!”面对这两位令年轻人自愧不如的传奇奶奶,作为后生晚辈的我只能用这句俗话来表达内心滔滔不绝的敬意。

“活到老,学到老”,在如今大多数人眼里只是一句几乎没人会当真的正能量口号,却成为了她们身上活生生的现实。敬佩她们的同时我忍不住在内心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等我到了这把年纪,也依然会有像她们一样强烈的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尝试欲吗?

答案现在我还不得而知。

这让我联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则网络新闻:

2018年,河北唐山市地方政府决定取消路桥收费站,收费站以前的工作人员就面临着下岗,于是他们决定去找原单位讨个说法。一位36岁的收费员大姐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献给收费站了,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我也学不了什么新东西了。”

有人76岁仍然不觉得老,还想学点以前不会的新东西,主动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有人36岁就觉得已经过了学习的年纪,余生只能够日复一日地单调重复着过活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随之而来的是之后大相径庭的人生。

这些年,我见过年近八旬心态却依然无比年轻、对新鲜事物的热情远比大多数年轻人都更高的老人;也见过明明还没到不惑就已经开始把“老了”挂在嘴边,对下一代人所热爱的事物不屑一顾、甚至都不屑于先稍做了解而一概斥责为“幼稚无聊”的中年人。他们之间很难说谁更老,谁更年轻。就像美食家蔡澜说的:我和某些年轻人有代沟,因为我比他们还年轻。

老是心态,不是年纪。你现在就可以活得像姜淑梅、摩西奶奶一样,行至暮年还在不断尝试不断挑战;当然你也可以活得像才36岁就觉得自己再也学不会任何新东西的收费员。选择权全在你自己手中,人生最终的差异也都由此而来。

我想到多年前我曾想过的一个问题: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老的?

现在我有答案了:当你失去了对于世界和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当你失去了主动探索生命未知边界的热情和意愿,当你天天活在自己亲手打造的狭窄舒适圈,并开始觉得外面的一切都变得无趣,完全没必要知道更没兴趣了解的时候,你就已经老了,即使此时你明明才二十来岁。

老不可怕,未老先衰才可怕。一生只活两三万天不可怕,把同一天重复了两三万次才可怕。

向姜淑梅和已故的摩西奶奶这样年轻的老人致敬!愿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也依然还有开拓人生荒野、探索生命未知的热情与勇气。

甚至比她们更幸运的是,我们从此刻就可以开始。

就看你愿不愿意。




《如是我闻》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罗曼·罗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