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別人看不懂

今天看到一篇《不要怕別人看不懂》,要不是我被簡書禁言了,我高低在評論區裏整兩句。

以下是他的主要內容(沒有斷章取義):

怕別人看不懂,根源在於對文學的理解太淺,對審美的理解太簡單。

具體說來,話題很大,要讀的書很多,參見我其他文。

或許有的會說,編輯如果看不懂,會不會不收呢?我認爲不要低估編輯的審美,編輯不是吃閒飯的,尤其現在的編輯是文學碩士博士居多,百裏挑一的。

這段話其實包含他幾個很重要的信息點。

他直接給如我這類追求通俗易懂的作者,扣了個文化低的帽子;給自嗨的作者找了個往上的臺階,告訴那些水平低的人,你要盲目地自信;還有一個巨大的潛臺詞,就是如果讀者看不懂的話,那是讀者自己的問題,踩了讀者一手,我稱之爲黯然銷魂腳。這是第一句話。

說說第二句話。讀不懂就是讀不懂,這並以作者讀書的多少而改變“讀者讀不懂”這一事實。什麼時候就單單憑讀書的多少來決定一件事的是非呢?我青春期時讀了不少小黃文,也沒見語文老師覺得我的作文情節有多麼地高潮迭起。至於他的其它文,我在他沒發出這篇以前就讀過他一篇意識流,我沒有作出直接評價,但我打賭他這篇文我是讀得最細的一個沒有之一。當然,我也不反對,畢竟文學多樣性嘛,只是頭疼。但我還是要說,總喊着“多讀書”來站在文化制高點上指點江山的人,就參考現實裏的道德制高點吧。

最後一句就有得說了,我稱之爲最高明的一手。如何優雅地跪舔呢,他直接展示了出來。他這一手,直接把編輯們擡到一個騎虎難下的高度——“你不準說你看不懂,也不準說我寫得爛,不然,你就對不起你的學歷,也對不起編輯這個身份。”既吹捧了編輯們,也讓自己的作品跟編輯們綁定在了一塊兒。我生平最他麼討厭拿學歷、地位說事的,彷彿就高人一等了,這些人從羣衆中出來,不是爲了在文化上做人上人的。我發誓,我遇見的這些人在現實中呢,絕大多數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我對編輯沒有偏見,但他們也是人,也會有普羅大衆的弱點,也會離不開人情世故,眼裏也會有某些人的光環效應。所以我還是覺得不要高估編輯的審美,即使他們多有文化,對於文學的“G點”也跟普通人不一樣,我稱之爲文化的反向侷限性。

這種也配叫編輯?這跟你必須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纔有資格進小學上課學加減法一樣的道理。讀者是爲了讓你給他們講明白的,不是爲了讓他們單方面理解你的。這跟先有知識才能上學有什麼不同?這本末倒置地也太二了吧!

提一嘴,我噴了好幾年的編輯,很多個平臺,基本上都被對方給拉黑了,我還沒拉黑過別人。這些所謂的社會高才人士,不過是一羣完全背棄布爾什維克的反動派。

沒錯,我們都有殘缺,我也有,在我寫這篇文字時,我就失去了多打幾顆螺絲的經驗,於是我讀打螺絲的文章時就喪失了一些鑑賞能力。所以強烈建議,每個文學愛好者都去老周的電子廠裏幹個幾十年。

我認爲寫作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再把讀者引導到自己的觀點上,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我歷來如此,尤其是這個月在讀了許多所謂的“意識流”、“象徵流”、“抽象流”之後,我更加堅定了這一點。寫出成這團樂色的人,我建議你們去畫畫,你們很有天分。

現在的文人正越來越被污名化,我提到的這位作者,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都助長了這一趨勢。我不知道對讀者有要求的作者多有才華,奶奶的,不是識字就可以了嗎?誰一臉崇拜地看着我說“你寫得我都看不懂了,不愧是啥啥啥!”我都覺得是在罵我。

哪個膾炙人口的文學著作小學生讀不懂?至少對於小說來講,情節總能記住吧!我讀那些所謂的意識流等,上句不接下句的,讓人根本聯繫不起來,各種雜亂的思維擾亂讀者對其整體韻律的印象,往往看了這段忘了上段,甚至我都忘了我讀過小學。在某種程度上,一個作品的成功與否與小學生有着直接關係。

文學是離不開人民羣衆的,冷門可以搞,但不能拿上臺面立上個“正宗”的牌坊,不會真有人覺得這兩年的春晚小品高端吧?文學並不僅僅是技術活、藝術活,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罵着這個世界,人活一世,不要做孤兒。文學是偉大的,如果對其價值的判斷拔高到大衆無法接觸的門檻兒,那文學的偉大性也將大大折扣。

以小學生能看懂的語言,來表達你的深沉,是我對各位作家的建議,而我自己也至死不渝地追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