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是爲了取悅別人

讀書不是爲了取悅別人

        儲殷教授說,如果讀書是讓人變得溫潤如玉,謙和有禮,那其實也大可不必。讀書不是爲了取悅別人,讀書時是爲了獲得更多的精神自由,讀書人是要有一點脾氣的。

      俞敏洪說,讀書不能改變什麼,大多數人包括老師不讀書,也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一份謀生的工作,讀書是自願的事情,它不過使你對某些問題的認識更深刻或者活得更精神一點。

        其實,現在身邊讀書的很少,除了學生,沒有幾個人一年能讀完一本書的。不讀書不影響別人的仕途,不讀書不影響個人的發展,不讀書不影響人際關係,爲什麼要花時間去讀書。反而,有人說,讀書太多,中毒太深,反而不能適應社會上的一套。

      有人說,中國的教育是社會教育教育,而不是教育教育社會。你在學校裏,書本上學的那一套,到了社會上要重新適應社會上的一套,書本上倡導的卻不是社會的流行的,書本上要誠信,要謙遜,要做正人君子,社會上卻教你爾虞我詐,圓滑世故,所以在中國社會教育教育,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不適應社會,找不到工作,名牌大學出來的學生人生要走一段下坡路,因爲你得適應社會上的遊戲規則,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名利雙收,務實誠實的人卻喫不開,有真本事還不行你還得走關係,這就是一些知識分子社會精英留學外國不願回國的原因。

      讀書人如果也變得太社會化,比如一個老師走在大街上給人社會痞子的習氣,那還當什麼老師。有人說,老師是在羣體中一眼就可以認出的人。這句話似乎充滿了諷刺,好像在貶低老師。我倒覺得引以爲豪,因爲一個老師符合他的職業形象,符合他的職業氣質,這不很正常嗎?如果一個老師,他的氣質不像老師,倒像個社會大哥,社會混混,暴發戶的形象,那他肯定不是一個好老師,身上沾滿了社會習氣,臉上寫滿了奸詐城府,難道老師要活成社會大哥的形象?有人很崇拜教師中那些黑白兩道通喫的老師,任何飯局上都頻頻出現的老師,是把心思花在了人際關係上呢,還是在教育上,還是面面俱到?教育不需要這樣的老師,真正的老師是要有書生氣的。

        我很佩服醫院的醫生,即便做了行政管理還在坐診,沒有荒廢業務。所以醫生越老越喫香,是因爲人家一輩子都在業務學習中。而我們教育上隨着年紀的增長,也不學習了,也不願上講臺了,大家覺得老了只要不上講臺就是輕鬆的,就是佔了便宜了。因此到到退休的時候,我們就成了功能性文盲,不肯接受新鮮事物了,自己落伍了,還看不上年輕人的做法。所以,人,無論到那個階段,你都得學習,有一點精神需求,這樣你的精神狀態纔不會提前衰老。

      讀書人,是要一點脾氣的。中國社會,似乎你不得不學會添別人的屁股,否則你就不會來事,你就會喪屍機會。現在社會,任何單位都喜歡聽話的,有本事未必是受歡迎的,聽話的纔是受歡迎的,不會被排擠的。讀書人學會了趨炎附勢,巴結逢迎,喪失了人格,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那就沒有了讀書人的人格,骨子裏已經變得利慾薰心,那就不是一個讀書人了。當然,讀書人是要一點脾氣的,要看什麼事,所謂士可殺不可辱,碰上不公正被侮辱的事,寧可玉碎,不可瓦全,君子報仇,豁出命也得像武松一樣報仇雪恨,有仇必報!

      說白了,讀書不讀書,全是自己的事,但如果讀完了大學忽然明白,我沒有討得別人的喜歡,開始討好別人,全然否定了自己在書中學到的東西,那你的書就白讀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