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寡世情薄

年味渐寡世情薄

用“世殊时异”慨叹年味的寡淡,似乎显得不妥。但是,与以往年味浓烈,渴望过年相比,现实的年真真切切地少去了那份摄人心魄的磁力。造成这种“变异”的原因,我们可以引发很多的猜想。可是不论如何臆测,如今的年与往昔的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探寻一个事物、一种习俗、一件事情的变迁史,除了从其自身的沿革中寻找,通过比较(纵向或横向)对其了解的会更加全面具体。关于年的味道、年的气氛、年的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改变的原因的探求,也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思维。当然,这里取来作为比较的东西更多是从自我的视角。这样,对原因的探究不可能穷尽所有,还会因为时空条件的限制出现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片面。

积贫积弱的年代,千疮百孔的中国百废待兴。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物质的匮乏真的限制人们想象的视野。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国力的微弱,这样人们亟需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一日三餐的问题不是杞人忧天的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件。吃了上顿,没了下顿;解决了今天的温饱,明天的温饱不知道用什么解决,这是普通民众生活境遇真实的写照。对大多数生民而言,一年四季365天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四处奔波。即使人们再怎么吃苦耐劳、再如何精耕细作,但生产工具的简陋、生产劳动思维的落后、防患自然灾害意识的单薄......这些交叠在一起,一年忙到头,能够有微量的结余已经不错,很多家庭不是年年有余,而是年年亏空。到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又为填饱肚皮托亲找友拆东墙补西墙。这种生存状态不是偶尔存在,而是年年如斯、周而复始。

面对这种生存窘境,人们最大的祺愿就是再苦再累年终岁尾能够过一个平安顺意的春节,不论物质多寡,安心、顺心就好。为了尽可能实现这种愿望。忙罢手头的活计,人们开始精心为除夕年夜的到来做准备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收成微薄,加上国家大势所囿,捉襟见肘的境遇很难倒腾出一桌像模像样的年夜饭。即使可以摆上餐桌的菜肴少得可怜,但是与平时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样只有在除夕夜才能享受的美味佳肴,每一个人都甘之若饴。风卷残云之后剩下的只有无法成为腹中物的残渣。物质是贫乏的、菜肴是寒碜的,但是食者却吃得津津有味。对他们而言,年夜饭能够吃上这些,已经是对自己一年艰辛付出最好的回报。有了这份稍显寒酸的人间烟火气的薰染,人们坚信,只要心中有光,生活自会一年比一年好。

坦然地面对这份贫穷,平和地审视这种困苦,当心中没有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奢求,生活就多了几分香甜,就少去些许的辛辣。大人们的知足常乐自然是为不谙世事的孩子树立了榜样。尽管一年四季都很难吃上像模像样的三餐、穿上像模像样的新衣新鞋,但是春节来临,年三十可以无拘无束、不加约束地享受丰盛的大餐,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如果大人再省吃俭用为自己添置新衣新鞋,并从口袋里抠出一文半文的压岁钱给自己,那将是新年里中最快乐,也是最值得向小伙伴们炫耀的事情。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过年是童年,乃至少年最让他们彻夜难眠、难以忘怀的事就是过年。当除夕守夜的灯火慢慢熄灭,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他们只能把目光投向远方,翘首期盼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因为“贫穷”是画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身上的共性符号,所以就没有了等级的差异;因为没有了贫富悬殊,所以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也就变得心态平和。当平等、质朴之气薰染人与人的交往,亲密、友善,内心没有芥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帮互助就成为人们交往的主旋律。

时间永是流逝,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科技的进步,随之带来的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当温饱问题不再成为困扰公众的闹心问题后,人们长久封闭的欲望之门就随之开启。走出去、迎进来,内外交汇、中西合璧,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对生民而言,“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就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不过,这种追求,对很多人来说不是像马克思所言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是在速度与激情车轮的碾压下,在现代成功学的追逼下,扎进物质的城堡中,不知疲倦、不分时间地攫取,以求分得更大的蛋糕、占有更多的份额。作为物质与精神组成的复合体,当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注到对物质的追求中时,对精神的涵养就会被弱化,甚至漠视。这样,原本对生命个体弥足珍贵的东西也就被搁置和遗忘。因为衣食无忧,天天似过年;因为忙于对物质财富的积累,为数字增长殚精竭虑,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本应该珍惜的东西慢慢就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而当把物质的多寡作为人与人阶层分类的标准时,三六九等也随之出现,“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亲朋”也就成为描写人情社会的活写真。于是,亲不亲、邻不邻,认富为亲、嫌贫爱富就变成见怪不怪的真实人情世态的写照。

很显然,有了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亲情、友情随之让位于贫富标准的衡量,淳朴、重情重义也就失去了市场。这样,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成为了一种任务,行色匆匆成为生命的常态。即使奔突一年,年终岁尾团圆享受亲情,也只是一种口头的申说,因为要让其真正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去陪陪家人,与亲朋好友叙叙家常,对他来说就是浪费时间、消磨生命。这样,物质丰富了,年味寡淡了;珍馐佳肴堆桌满盘,那份香甜却不复存在。而对孩子来说,新衣新鞋、压岁钱也失去了诱惑力,因为他们已经没有穿破的衣服,平时口袋里不差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年不同,烟火不再是袅袅炊烟,烟火味不再是带着微微的泥土味,面对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丝毫撩拨起食欲,因为味觉已经失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