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图书馆离你有多远

很惭愧,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十年,竟然是今天才第一次走进省图。

群里有人发了一则消息:周五下午有一个《摄影与阅读》讲座在省图三楼,征询有没有想去听课的人。我第一个举手,想听课。

他们说我一定是小时候受过刺激,否则,现在快退休年龄了,却是如此的喜欢到处听课?

的确,小时候我就是一个一直仰望学霸的人,总幻想着成绩好,却又是一个懒得付出行动的家伙。所以一直成绩平平,总是被家人嘲讽。

上班后,一直在外地工作,流动于各个工地,想看的书除了专业还是专业,因为在校时,知识掌握没那么牢固,工作中总是诚惶诚恐,单位职工不说性命相托,也是信任全部,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出错,误人生命。

回到城里,生孩子,带孩子上班,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拎着睡梦中的孩子,塞饭,送幼儿园。急急忙忙赶到单位,陪着笑脸看考勤人的脸,幸好所遇都是仁慈的领导,怜我孩子小,允我迟到早退。越是这样,越不敢造次。

孩子中学陪读时,终于考完人生中所有要考的试了,可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了。也正是网购流行时,于是给自己家里买了两面墙的书,读书的速度太慢,以至于到现在还有几乎一半没拆封,想起那句话“书非借不能读”,真理啊!

其实,所有这些,只不过是给不爱读书的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而已。

的确,比起读书来,我更喜欢听课。首先,听课可以不动脑子,把所有问题、困难的解决与分析都交给讲课的人,我只要带着耳朵,有时就能得到醍醐灌顶的收获。讲课的人总是比我视野开阔,有时也可以顺着大咖们的指引看见前方更多的风景。

当然,听课与读书最大的区别就是,听课时觉得收获颇丰,有时还没走进家门听的内容就全部还给老师了。除非,回家再温习,如果有那么勤奋,就没有这篇文章了。读书不一样,遇到一个心动的故事,一句共情的词,那是可以记很久,甚至一辈子。

眼下,退岗了,时间多了,可以到处听课了。但是,又恰逢疫情,能听课的地方少之又少。校园不让进,老年大学不开课,只能自己在家读书。

完全沉入家庭后,读书都是碎片化的,身边每个人都认为你不上班了,有的是时间,谁都可以摊派你一堆事,且每一件都是非做不可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反而没有上班时多,因为那时大家都知道你上班,不敢随意打搅。

碎片化的阅读最方便的那就是电子书了。一个手机或平板,走哪都可以看,笔记也可以直接在手机中记载。但是,就是没有读书的氛围,总是会被各种诱惑打扰。

“人类所有外在的弱点都有着精神上的源起。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受习惯限制的肉体会阻碍心灵的发展。”的确,有躺着或靠着看书的习惯,就不会主动挑战自己去图书馆坐在那,像上学时一样的读书。

周五听课时,特地提前2小时到图书馆,一是为了熟悉环境,更主要的是想办个借书证,方便日后想被书香浸染时能找到地方。

下午课的主题《摄影与阅读》,所有摄影,绘画,音乐,写作等等,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除了生活阅历,更多的应该是知识的积累,否则你无法表达出雅俗共赏的主题,再美的景在你眼里也会被认为稀松平常的流过。

《国家地理》的单之蔷说:风光摄影师就是代表人类与世界相遇。

摄影家王建军说:音乐与摄影有密切的关联。节奏、旋律、音色、音准等在摄影中一样的表达。照片也是有节奏、有音乐旋律,更有色彩与准度,那就是曝光度的准确。

能沉浸在音乐中,倾听自然的道说,自然就可以拍出神人共赏的大片。

作品开启一个世界,但作品最后还要回归大地。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无法把你心中所想清楚地表达出来的。也就像我们没能像作家那写出与人共情的文字一样,因为没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管词汇量还是认知度都不足以能支撑心中的梦想。

这就是平庸的我们与世界天天相遇,又总是擦肩而过,却没有能拍出一张好照片的原因。

课程是省图老年大学安排的,听完课是下午5点多一点。走出教室再次环视一下我们古老而朴素的安徽省图书馆,简单得就一个“书”字形,四层主楼,座北面南,东西侧楼几乎垂直于主楼,东侧一楼为低幼借阅室,二楼有多功能厅,三楼设有自息室。西侧楼借阅为主。另外还有一座体量不算很大的五层西北楼。

图书馆没有足够大的停车场,离家也不是很近,肯定不方便常来,除非是自律性很高的人,如果每一个社区都有一个这样的图书馆,不知道我会不会是常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