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要把讀書當回事》作者: 季羨林

。。今日書朋推薦 || 編號:[1496]

。。ISBN: 9787555289203

。。內容簡介 。。

本書爲季羨林先生散文精選集,主要收錄了季羨林一生的讀書心得,以其求學讀書的早年經歷,展現了一代國學大師成就文化事業的精神積累過程,以及在浩淼書海中尋求真知的思想路徑。


。。作者簡介 。。

季羨林(1911-2009),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被視爲“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計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短評。。

#

你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英氣蓬勃,首先應該認識這個真理。要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必須從這裏開始。

#

要把讀書當回事,讀上幾本自己喜歡的文字,然後驚豔所有人

#

看第壹章,差點棄書,大抵立志這回事既難言傳又難身教,回望漫漫求學路,那一代知識分子的苦學苦練和天真天性,動人感人也啓發人,“虛榮心只能作祟,榮譽感才能作美”,天下的老師家長都該看看。一直說人和書是有一種相遇的緣分,緣分妙不可言,一見如故固然好,漸入佳境也是難得。

#

讀文集除了得到前輩方法的指引外,精神上的激勵也總是令人振奮,或許這就是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吧。

#

有一位老人,在他90多歲的高齡時曾寫下這樣的文字,“我是一個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麼嗜好都沒有。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幹並無綠葉更無花朵的樹。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這就是季羨林先生,他一生與書爲友,與資料和文獻伴,那些與讀書有關的回憶都在時間裏醞釀成生命中最動聽的曲調。

#

最近身體不太好,內外夾攻,頭緒紛繁,我這已屆耄耋之年的神經有點兒喫不消了。於是下定決心,暫且封筆。喬福山同志打來電話,約我寫點兒什麼,我遵照自己的決心婉轉拒絕。但一聽說題目是《我的書齋》,於我心有慼慼焉,立即精神振奮,暫停決心,拿起筆來。

引自 009 _ 我的書齋

相信愛書的人看到這一段,都是會心一笑。對於愛書的人而言,顯擺自己藏書的慾望,真是擋不住。我在生活中算是很低調了,從不跟人攀比炫耀。雖然多少有自己窮困,本身也比不過別人的原因。但我的確從不因物質匱乏而羞愧,也不因別人誇讚自己首飾衣着等外物而驕傲。

唯一例外的就是書,每每有第一次來家裏做客的朋友,肯定要帶到書架前,仔細介紹一番:這本書的封面有什麼獨特的設計,那本書又牽掛着自己的什麼情結;這本有作者簽名,那本是朋友送的。一邊說,一邊在朋友臉上搜尋讚歎好奇的表情。

最容易收到的讚歎就是被誇書多,一般走書架前站定就能達成,難度不高。第二層級是被誇涉獵廣泛,“你還讀這方面的書哦”類似這種感嘆,讓人洋洋自得。最高級別的肯定,是成功安利朋友一本書,讓他們真的對某本書或某個作者產生興趣。

最高級別一旦達成,往往讓人喜形於色,覺得自己又把美好的東西傳達給多一個人。之後他們讀的時候,也能體會到我曾有過的絕好閱讀體驗。這種利他的快樂,很難解釋,但真實存在。

所以我會想做讀書博主,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和大家一起用閱讀拓展生活的厚度。

#

張元濟先生有一句簡單樸素的話:“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我兀坐在書城中,忘記了塵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廣,宇宙之大,此時卻彷彿只有我和我的書友存在。窗外粼粼碧水,絲絲垂柳,陽光照在玉蘭花的肥大的綠葉子上,這都是我平常最喜愛的東西,現在也都視而不見了;連平常我喜歡聽的鳥鳴聲“光棍兒好過”,也聽而不聞了。

#

“不爲無益之事,何以遣無涯之生!”無益之事天上沒有。在天上待長了,你一定會自殺的。蘇東坡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是有見地之言。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待在人間吧。

要待在人間,就必須受時間的制約。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說的那一些並不深奧的道理,時間就變成了枷鎖,讓你處處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則戴着枷鎖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興趣。

。。關注朋朋  遇見好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