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隨園詩話》(917)

【原書卷八·二〇】

餘遊九華山青陽沈正侯字倫玉,少年韶秀,延候於五溪,已三日矣。見贈雲:“大抵高人能下士,於今童子得瞻師。”又句雲:“風狂欲折依牆竹,菊萎猶開臥地花。”又,陳明經者,相待於陵陽鎮。呈詩云:“岸曲橋橫草樹萋,書堂佛寺水東西。溪亭日映欄干外,九十九峯影盡低。”兩人俱不事科舉,以吟詠自娛。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距青陽縣城20公里,距長江南岸貴池區約60公里,方圓120公里,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省“兩山一湖”(九華山、太平湖、黃山)旅遊開發戰略的主景區,由11大景區組成。

青陽,指隸屬於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陽縣,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池州市東部。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境內始置陵陽縣;唐天寶元年(742),析南陵、秋浦、涇縣部分地域置青陽縣,治所在今縣城蓉城鎮,屬江南西道宣州。永泰元年(765年),析青陽南境地入新置石埭(今石臺)縣,兩縣並屬池州。之後,治所迄未變更,縣境亦無大變動。明初(1368—1420),青陽屬京師應天(今南京)直隸池州府。永樂十九年(1421)遷都北京(順天),屬南直隸池州府。清順治二年(1645),南明亡,縣境統於清,屬江南省池州府。康熙六年(1667)建安徽省,始屬安徽省池州府。民國屬蕪湖道。1949年起,青陽先後屬池州行署、安慶專區、池州專區、宣城地區、蕪湖市、池州地區。2001年1月起,隸屬新成立的池州市。

沈正侯(生卒年不詳),字倫玉,安徽池州青陽人。乾隆秀才。其他不詳。

五溪,九華山景點。龍溪、縹溪、讕溪、雙溪、舒溪等五條溪水匯成九華河,經五溪口向北直至貴池梅梗匯入長江,“五溪”因此而得名。清·周斌在《九華山志·五溪圖記》中稱:“九華山以天台爲首,化城爲腹,五溪爲足。”天台有奇峯,化城有盆地,但不及五溪有山有水,山光水色,風景如畫,故將“五溪山色”列爲九華十景之首。

陳芳(生卒年不詳),字鬱庭。清乾隆間貢生。工詩古文。著有《華溪草堂詩集》、《華溪草堂文集》。

陵陽鎮,在青陽縣南部,因位於陵陽山麓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全鎮有156棟古民居,40餘座古橋,尤以太平山房、李氏宗祠、寧氏宗祠和南流橋爲代表。境內風景優美,有神仙洞等岩溶洞羣,有被省內外稱爲“小九寨溝”的黃石溪,還有遠近聞名的神龍谷,其中苦妹潭瀑布高近百米,氣勢壯觀。

(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