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覆盘的操作(下)

上周整理了覆盘的实操的前三步,这周继续整理覆盘的后三步,其中第四步与第五步决定了覆盘是否卓有成效。

第四步:分析原因

首先,两个切入

(1)从“与预期不一致”切入

“与预期不一致”又分为三种情况:

比预期的好,结果好于目标;
比预期的坏,结果远不如目标;
跟预期比不太确定,结果不如目标。

从事件中去找寻这三种可能为切入点,问“为什么”。而知道在哪里问出“为什么”,就是分析原因的第一步,因为答案就隐匿在问题中,问题就是答案。

(2)从“事情的关键点”切入

当我们有能力准确地抓住事情的关键点所在,那么从“事情的关键点”入手,也不失过“直捣黄龙”的好方法,毕竟这些关键点直接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其次,连续追问

当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后,通过连续追问的方式,探究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比如:丰田的“5WHY分析法”。这里的5个WHY的“5”,不是要问5次,5只是代表一个数字。若能在3次WHY当中找到答案,那么就3次;若5次WHY中仍然找不到答案,那么 则需要继续问下去,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总之,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而不要拘泥于表面形式。

那怎么问?怎么连续追问?

作者总结到不停追问的问题之间是步步递进的关系,一般来说,问题分为三个层面:

信息层面:在“回顾目标”和“叙述过程”这两步,我们掌握了信息层面的情况;

逻辑层面:通过连续追问,找到信息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逻辑的联系;

假设层面:通过“审视思考的前提”,假设不同的角度,从而判断选择什么样的信息。

最后,事后反思

从两个方面去审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

(1)关于行为客体的认识:发心是对的吗?

对于行为客体的认识,是指对事情本身的反思,找到的是事物的规律。

大多数的反思,是为了找到事物的规律正确做事。但是发心不对,做得再正确也没有价值,因为发心不对,会导致动作变形。

(2)对行为主体的反思:反思我们自己

若行为主体没变化,认识到的规律可能不一定能够被有效运用,而且也还会影响到能否认识规律以及认识规律到何种程度。

也就是若你不想要改变,那么道理懂得再多也没用。

反思做事中的自己,从两个方面入手:

从做事的态度入手,我们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是拓展还是等待,是用心还是应付,是注重成长还是看重表现。

从做事的方式入手,我们是埋头若干,还是擡头看路;是闭门造车,还是寻求各种资源;是独断专行,还是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第五步:推演规律

正确的规律和认识并不那么容易被总结出来,别太快做出结论。通过第四步“分析原因”后得到的规律和认识,要进行推演,以便排除错误的总结,找到真正规律和认识。

(1)能经受逻辑的检验

导致覆盘结论出错的原因之一,是将相关关系当作了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是一种在此之后的关系,出现了A后就出现了B;
因果关系,是一种因此之故的关系,出现了A后必有B。

比如:有部分老板会将经常加班=勤劳=好员工,这样的一个关系是相关关系。

但这样的理解未必是正确的,也许经常加班还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员工工作效率低,又或者占用公司公用资源。

相关关系并不具有解释作用,只有因果关系才能够说明前后事物之间的逻辑,才具有解释和指导的功能,才具有普遍一致性和稳定性。

2)经过交叉验证

单独出现在现象也许是偶然,但多次的偶然却是必然。运用交叉验证覆盘得出的结论,以确保覆盘结论的有效性。

在交叉验证过程中,需刻意去寻找反例。这点就好比探究真理时的“证伪”。如果找到反例,立刻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不一样?从而引导我们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得出新的结论。我们的认知也会因此而提升。

(3)可用来指导实践

覆盘的结论必须是指向行动的,这样我们才能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可控性的指标,根据可控性的不同,将事情分为三类:

可控: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包括时间和质量;

半可控:是指事情只能部分由自己掌控,可以是时间不能完全由自己确定,或者质量无法由自己完全把握;

不可控:是指事情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由别人确定,什么时候完成,做得怎么样,完全不由自己控制。

可控的事情和半可控的事情中我们可控的部分,是我们在覆盘中要重点关注的。

4)指向抽象的共性而非具体个案

从具体个案中抽象出共性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这种能力,能够从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中,找到相似的规律。也能从看似相同的案例中,找到本质的不同。

例如:我与同事A说了一个八卦,结果过几天这个八卦整个公司都知道了,导致老板对我的印象减分。

从具体个案的角度看,我需要远离的是同事A这个具体的人以及TA的圈子;

从抽象共性的角度看,我要做的是不传八卦、不说八卦、不听八卦。

抽象共性而非具体个案,就是要从事物的本质去思考,得到符合事物本质的认识。

5)对覆盘结论的运用情况进行推演

事情不是孤立静止的,而联系动态的,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

对覆盘结论的运用情况进行推演,就是试图推演这些连锁反应是什么,会造成的后果是什么,从而得到自己想要采取的动作。

得出结论并不是覆盘的目的,覆盘是为了对今后的实践进行指导,帮助我们在后面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六步:形成文档

形成文档有助于留下最真实、准确的记录,只靠事后回想,很容易遗漏信息。

形成文档有助于提供对比学习。将现在事情与以前的文档进行对比,可以提高认识。

用现在的认识再去看以前的事情,或许能够得出新的认识。


陈中老师总结的覆盘操作的六步骤全部整理完成,但其中只理解了50%,每个步骤中的细节处还是一知半解,书中举的例子对于我来说无法理解到位。

不过知识永远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才能得出真知。将步骤放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领悟、磨合。

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