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奎律髓79·卷25拗字類,杜甫吳體是律詩嗎?後人未必認可

前言

昨天欣賞了幾首唐宋五律的拗體作品,可以看出,王力先生《漢語詩律學》中總結的拗句幾種變化,和一千多年前的方回觀點基本一致。

不過,七言律詩則有不同。方回收錄的“拗字類”七律,其實都是杜甫所創的吳體七律。而吳體七律,嚴格來說不是律詩。

一、題省中院壁  杜 甫

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雪常隂隂。

落花遊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謬通籍,退食遲囘違寸心。

袞職曾無一字補,許身愧比雙南金。

這一首七律,八句都是拗句:

此篇八句俱拗,而律呂鏗鏘。試以微吟或以長歌,其實文從字順也。《瀛奎律髓》

掖垣-竹埤梧十尋,仄平-仄平平仄平,第2字垣如果是仄聲,則爲律句,方回說的這種拗句,屬於失替,後人一般認爲不是律句。

洞門對雪常隂隂。仄平仄仄平平平。後三字是三平調,後人不認爲是律句。假如第5字常改爲仄聲字,則爲律句。

而且,首聯的上下聯平仄也不對。

落花遊絲白日靜,後三字爲三仄尾,沒有問題。但是第2字失替,假如花改爲仄聲字,則爲律句。

鳴鳩乳燕青春深。這句和第2句一樣,三平調,也是青字應該爲仄聲纔是律句。方回舉例的這首杜甫七律以及杜甫五律《暮雨題瀼西新賃草屋》中,都有三平調對仗三仄尾的現象,或者在唐宋時期也爲一體。

腐儒衰晚謬通籍,退食遲迴違寸心。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通平平仄平。上聯半拗體,下聯救拗,這一聯出句和對句都屬於正常的救拗律句。

袞職曾無一字補,許身愧比雙南金。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上聯是三仄尾律句,下聯又一次用三平調對仗。可見三平救三仄,是老杜的一種嘗試。但是這種三平調句式,後來都被歸入了古體詩句,而不屬於律句。

在這首詩的下面,方回又列舉了杜甫、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蘇軾、歐陽修的不少詩句,不過講的不是拗句,而是句中對。大概是對“其實文從字順也”的解讀吧。因爲與拗句無關,所以就不錄入了。

二、暮歸 杜甫

霜寒碧梧白鶴棲,城上擊柝復烏啼。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悽悽。

南渡桂水闕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鞞。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這一首,就無須具體到每一句分析了。方回選錄了杜甫五首拗體七律,並總結說:

老杜詩豈人所敢選?當晝夜着幾間讀之。今欲示後生以體格,乃取吳體五首於此。他如《鄭駙馬宴洞中》、《九日至後崔氏草堂》、《曉發公安》等篇自當求之集中。

方回說,老杜的詩我們哪裏敢評價是非?只管晝夜閱讀好好學習就行了。今天爲了把這種特殊的詩體展示給後備,所以胡亂選了這麼五首,類似的其他作品,大家去杜甫詩集中尋找即可。《九日至後崔氏草堂》即《崔氏東山草堂》。

方回所說的杜甫這些吳體七律,其實和今天認可的拗句詩還不完全一樣。今天所說的拗體詩,往往是拗句+救拗句的組合,最終還被認可爲律詩。

但是杜甫的這是吳體七律,其實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拗體詩了。裏面使用了大量的平仄失替失對的現象,失黏更是不在乎了。不過,這類詩的押韻還是遵守近體詩的要求。

我們注意觀察的話,還會發現,從意義上來說,中間二聯還是注意對仗的。只是平仄不相對而已。這很像齊梁永明體之前的南朝詩歌,例如謝靈運的詩大多對仗,但當時沒有平仄的概念和要求。

三、題落星寺    黃庭堅

星官遊空何時落,著地亦化爲寶坊。

詩人晝吟山入座,醉客夜愕江撼牀。

蜜房各自開牖戶,蟻穴或夢封侯王。

不知青雲梯幾級,更借瘦藤尋上方。

《題落星寺》一共有四首,前三首都是拗體七律,這是第一首。這首詩明顯學習杜甫的吳體,方回點評說:

此學老杜所謂拗字吳體格,而編山谷詩者置外集古詩中非是,“各開戶牖”真佳句。恐以此遂兩用之。

方回說,後人編寫黃庭堅詩集,將這首詩放入古體詩類,是不對的。這是學杜甫所作的吳體,應該放入近體詩(律詩)中。

這首詩同樣平仄打亂,但是中間二聯語義上是對仗的。

四、南山除夜  曾幾

薰風吹船落江潭,日月除盡猶湖南。

百年忽已度強半,十事不能成二三。

青編中語要細讀,蒲團上禪須飽參。

兒時顔狀聽渠改,瀟湘水色深挼藍。

方回點評說:

合入時序詩中。以其爲拗字吳體,近追山谷,上擬老杜,故列諸此。

後人將曾幾也列入了江西詩派,曾幾(jī)(1084-1166),字吉甫、志甫,號茶山居士,是陸游的老師。所以陸游等人也喜歡作吳體詩。

關於宋人學老杜的吳體七律,方回說:

自山谷續老杜之脈,凡“江西派”皆得爲此奇調。汪彥章與呂居仁同輩行,茶山差後,皆得傳授。茶山之嗣有陸放翁,同時尤、楊、範皆能之。乃後始盛行“晚唐”,而高致絕焉。

“晚唐”體是嚴謹的律詩,和奇怪的吳體自然不同。

結束語

關於吳體的起源有些爭議,另外吳體詩嚴格來說不屬於律詩,和可以救拗的拗體律詩還是不同的。

也有人說杜甫時期以吳地方言閱讀,這些吳體七律是音調和諧的,不過也無定論。黃庭堅學杜甫作吳體,南宋人又效仿黃庭堅,後來元明清詩人也作吳體,大概只是在形式上效仿,音律上已經無法講究了。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詩一首爲今天作業,拗字類習作78七律《效吳體詠春》:

過溪穿林處處春,東風拂柳花紛紛。

相逐相呼樹上鳥,自來自去山中雲。

欲拋塵事豈空念,不見桃源惟耳聞。

忽有禪鍾擾蝶夢,空亭竹影心醺醺。

@老街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