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你變得有話不敢直說了?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Pexels、Pixabay、網絡丨圖源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讀書時,老師在課堂上發問:“這道題還有誰不懂的嗎?不會的可以舉手。”大家往往會陷入沉默,即使自己真的不會,也不敢舉手。

職場中,老闆在會上說:“大家對我有什麼意見,可以儘管提,我會加以改正。”下面的人往往噤若寒蟬。

戀愛中,伴侶對你說“你有什麼不滿,今天全說出來”,你想了想,還是說:“算了,不說了”。

有話,爲什麼不敢直說?

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概念,叫做緘默效應。

指的是:

在人際溝通中,當談話對象比自己更權威,談話氛圍有明顯壓迫感時,當事人往往就會陷入沉默。

爲什麼會這樣呢?

01可能某一方採取了強迫手段。

這裏說的強迫手段,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

行爲上的強迫、暴力手段,還有言語上的打壓、輕視、無視甚至冷暴力等等。

在這些情況下,另一方往往就會選擇沉默。

比如,你無法忍受伴侶的某些缺點,就和伴侶反覆溝通,希望對方可以改正,但對方始終不屑一顧,不予理睬,甚至與你爭論不休。

時間長了,你便會保持沉默,不再提起。 

02可能某一方產生了被壓迫心理。

對方雖然沒有使用強迫手段,但整個談話有着極強的壓迫感和緊張感。

比如前面例子中,老闆讓下屬提意見,如果氣氛比較嚴肅,下屬們就會產生被壓迫的心理,他們擔心自己真得說了,就會被斥責,所以出於保護自己的需要,就會壓抑內心的真實想法,以沉默這種比較安全的方式來應對。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緘默效應產生時,看上去一片和諧,但那只是表面的服從,長此以往,被壓迫的人內心會積聚不滿、委屈甚至仇恨,這些負面情緒終有一天會突然爆發,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就像在職場中,老闆不願意聽員工的意見,甚至對提出問題的員工進行打壓。長此以往,員工都會選擇緘默,對工作的熱情慢慢消退,或者只說好話,如果得不到正確的信息反饋,一些潛在的問題就很難發現,這對管理者來說是很危險的局面。

所以不想讓溝通情況變得糟糕,就要避免出現緘默效應。對此,我給出幾個建議:第一,控制好情緒。

在與別人溝通時,想知道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就必須控制好情緒,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來與對方溝通。

這樣對方纔不會產生攻擊性或者沉默不言,更容易對你袒露心扉,告訴你真實的信息。

第二,姿態要平等。

緘默效應之所以會產生,很大程度源於一方比另一方更權威,談話氛圍有明顯的壓迫感。

所以爲了避免這種狀態出現,我們應該與對方保持平等姿態。

如果你是更權威的一方,比如父母對孩子、老師對學生、上級對下屬,那你不妨放低姿態,在語言和動作上儘量保持隨和,溝通時不要用命令式的口吻和語氣。

 第三,溝通要坦誠。

在和別人溝通時,即使你說的天花亂墜,把話說得很好聽,但如果缺乏坦誠,對方是很容易感受出來的,因爲當你不喜歡某件事或某個人時,你的眼神、肢體都會出賣你。

人際交往中,要想獲得有效的溝通成果,就必須要雙方坦誠。

如果想要對方袒露心扉,那你必須要先坦誠,向對方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纔可以以心換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