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323篇】 - 悦静的心理学应用分享

一晃已经是正月初五了,也许,书就是我的过渡性客体或读书,就是我创造的过渡性空间。它对我越发重要,可以让自己感觉心里更安稳,更有掌控感和力量。在书里出走或是回归,遇见点什么,纠缠点什么,生出点什么,告别点什么……书把真情给我,我把真情给书。

不如顺便也就说一说“过渡性客体”与“过渡性空间”。

过渡性客体是第一个“非我”所有物,最早出现在孩童的玩耍中,比如孩子喜欢打羽毛球,就会对羽毛球爱不释手。

这也是艺术经验的前导指标,它不是母亲所给予的,因为过渡性客体是儿童自己发现或创造的。

在学者们的研究里,还发现,“过渡性客体”甚至比母亲重要,是儿童几乎无法切割的一部份,离开了会受不了。

而常被用来代表过渡性客体的物品包括一条毯子、一件旧衣服、柔软的玩等等,有的时候甚至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动作。

这就是所谓的“过渡性客体”,这是孩子无法摆脱的一种依赖,在成人眼里这是孩子莫名其妙,不可理喻的行为,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份安全感和信赖。

过渡客体的功能:

代替安静时候的母亲。其首要作用是对付焦虑并使人平静,就是我们通过过渡客体得到了某种安慰,仿佛妈妈就陪在我们身边一样感到安全平静。

允许了操控现实的练习。孩子按照他的意愿来操控它。

随着孩子的成长,过渡客体会慢慢地减少其受到的心理倾注,过渡客体并未被遗忘,而是完成了它的作用。

再如,婴儿渐渐明白是自己在依赖着妈妈,这让婴儿感到了焦虑。所有的婴儿都是非常聪明的,于是他首先在自己身上想办法―――把大拇指放在嘴里,看,他给自己创造了第一个过渡性客体

当婴儿把大拇指放在嘴里的时候,他的第一个过渡性空间也就产生了。婴儿美美地吸着这个自创地“乳房”,表情是如此的幸福和享受,就像他体会到了妈妈在身边时的安全、温暖、满足和快乐。很快,婴儿长成了儿童,当儿童整天拉着一只小布熊高兴地走来走去,不高兴时就揉来揉去,吃饭睡觉都得带着它,有时还会咿咿呀呀对它说些什么的时候,这就是儿童的第一个“非我”的过渡空间了――因小布熊而跟外部世界相联系,同时小布熊又只属于儿童创造出来的那个世界。在那里,儿童从小布熊身上得到了安全和温暖。


过渡空间

人都在经验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外部现实,就是存在实际的物体和人际关系的场所;另一个是内部现实,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理世界。在我们所有人分享的现实空间和主观的现实空间之间,温尼科特假设有第三个空间的存在,就是过渡空间。

如果一个人主要生活在主观全能中,没有通往客观现实的途径,那么他是自闭和自恋的;如果一个人主要生活在客观现实中,没有主观全能的扎根,那么他是受表面调节的,缺少激情和创造性。正是过渡性空间使体验既扎根于内部,同时又与他人的世界产生联系。

在成人的世界里,弥散着的过渡空间就越多。有人多年出差保留一个习惯,一回酒店就习惯性地打开电视,却并不认真看,为什么?也只不过是想创造一个他原来熟悉的场景而已―――家,一个全家人晚上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家庭场景。此时的电视,谁说就不是老家里那台又小又旧的老电视呢?

过渡现象逐渐变得广泛,从母婴关系延伸到成人生活,充满了整个内部现实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间区域,充满了整个文化领域。

心理咨询对于来访者来说就是一个过渡空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