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是爲了遇見更好的自己——2023年1月讀書寫作覆盤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1月12日開始放寒假,1月13日報名參加了古典老師的個人發展共讀會,開始共讀寫作。共讀會爲期一年,計劃每個月一本書,每年至少完成200張讀書卡。

      1月份我讀了兩本書。一本是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另一本是日本作家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因爲中旬纔開啓共讀之旅,每天一張卡,一共只寫了19張讀書卡。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名《鍊金術士》,講的是一個牧羊少年夢到遠方的寶藏,動身出發尋找的故事,但它又不單是神話故事,它是每個人的夢想之旅,也是尋求天命的人生之旅。鍊金術乍聽好像很神祕,說的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完成的提煉和淨化自我的探索過程。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關於改變的勇氣之書,它向我們解釋了理解人生不如意的兩種觀點:因果論和目的論。目的論爲客觀事件賦予主觀意義,致力於構建一種可改變的人生,獲得真正的人生自由。而改變需要勇氣,接納自我、不再尋求他人認可的勇氣,完成課題分離的勇氣,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的勇氣。

      爲什麼會想到參加共讀會呢?是受了我的心理學導師楊老師的啓發,有天看見她的朋友圈就點進去,然後就很喜歡,就跟着參加了。正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說,這一輩子,我們總會遇見生命中的貴人,他們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響和改變。我剛剛開始學習心理學的時候其實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我問楊老師,我已經38歲了,現在學習心理諮詢會不會太晚,她呵呵直樂,說自己50多歲了還在學習,有人生閱歷恰恰是一種優勢,所以年齡根本不是問題。當她知道我也參加了共讀會,欣慰地給了我一些建議,並給我寄了幾本書和一大包白茶,我心裏倍受鼓舞,有師如此,生復何求?

      閱讀和寫作,一直是年輕時的夢想。閱讀滋養人的靈魂,而寫作是對人生的理解和表達。還記得讀師範時印象最深刻的兩本書,一本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邊讀邊爲少安和少平的命運唏噓,也知道自己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另一本是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那樣青蔥的年紀,也曾爲新月和楚雁潮愛而不得的愛情而痛哭失聲。很多時候,我們會在在別人的故事裏照見自己的人生,這就是閱讀帶給我們的體驗。

      爲什麼我們聽了那麼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是因爲我們還停留在信息獲取的層面。真正的學習,是從知識到技能的內化,改變,從願意改變開始。閱讀分爲幾種,文學藝術類的閱讀是對內在的滋潤,功利性的閱讀能幫助我們學到知識和技能,把學到的東西和過去的知識經驗鏈接,然後通過踐行改變、昇華爲實實在在的能力。所以人到中年之後,纔開始靜下來開始認真地讀寫結合,邊讀邊練筆。

      當老師最愜意的時段是在寒暑兩個假期,因爲這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充電時光。讀書和旅行,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2023,繼續開啓讀寫成長之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