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悌(一)

(一)

        同學(問題)

      楊老師:新年好!

      請教您: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和孝。

      如果原本不是父慈子孝的和諧家庭,子女心中有怨氣,很難做到:尊敬、和顏悅色的對待老人。另外感覺“孝”也是雙方情感能互通才能做到的。

      請教您,在當下,如何擺脫:認爲原生家庭有問題的禁錮?該怎樣調整視角,和顏悅色的孝敬父母?想聽聽您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

        謝謝楊老師!

        楊玄之老師的回答。(我的回答)

          您好,傳統儒家重視親子關係,強調父慈子孝,這裏原本應該存在一個相互對等的關係——父母要做到“慈愛”,子女要做到“孝愛”。但是儒家確實對父母的要求提的少,主要是強調“孝”,對子女的要求比較多。這裏確實存在一個問題,不夠對等。

        對此,我們首先要從客觀歷史情境去理解——古代人沒有我們現代人的身份平等觀念,在農業社會的重老敬老(老人擁有更多的生產生活經驗)習俗下,他們不會對老人提出太多要求,而是習慣對子女提出要求。我們不能苛求古人,但對現代家庭來說,確實需要同時對雙方提出要求,劃定更清晰的權責界限,父母應該要學習“如何更好地做父母”。

        其次,從現實生活層面考慮,我們也要試着跳出一己之侷限,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先從改變自己做起(儒家說的“反求諸己”)。因爲相對於父母,子女就是年輕人。年輕人總是比老人容易改變。年輕人善於學習,吸收新的資訊,也沒有太沉重的歷史/時代包袱(沒法要求在嚴肅沉悶年代形成生活習慣的父母放鬆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愛意),能夠及時反思調整,把事情做得更好一點,更漂亮一點。我們要看到,父母相對於子女,在“主動改變自我”方面是處於弱勢的。

        理解以上兩點,就可以重新思考您所說的——“如何擺脫:認爲原生家庭有問題的禁錮?”我認爲可以冷靜、真實看待這個問題(上面的討論也就是在更全面地分析這個問題),但重點還在於改變這個“不理想的現實”。這依然需要“領悟之後的子女”主動出擊,改變、修復、調整原生家庭的關係。否則,我們就可能僵在那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困境裏了——因爲你們做父母的很差勁,所以我過得很不開心,當然也不可能對你們好。你們不要幻想憑空冒出一個單方面對你們好的孩子。——當我們陷入那個“認知禁錮”,放棄改變自我來修復關係時,我們也就把“原生家庭”看作是鐵板一塊,不可收拾的“爛攤子”了。那麼,我們是否有信心面對自己的孩子,做更好的父母,給孩子一個更理想的“原生家庭”呢?

        最後這個問題,如何“和顏悅色的孝敬父母?”,正是《論語·爲政第二》2.8那篇提到的“色難”的問題。我們這週六晚上會詳細討論[玫瑰]

        同學等等的迴應:學習了[強][強]

          理解了“不對等和對等”也就解除了“禁錮”,然後真實看待,主動出擊,問題也能迎刃而解了[抱拳][抱拳][抱拳]

          楊玄之老師再啓示:

          提煉得特別好。

          在親子關係上,很可能,中國儒家所領悟到的“不對等”比西方人提倡的“平等”更接近真實,更復雜,但也更動人。這方面張祥龍老師是有洞見的,也給了我很多啓發。我們後續課程也會詳細展開分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