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03 情緒是可以“捏造”的

【原文】有一天母親和女兒在大聲爭吵。正在這時候,電話鈴響了起來。“喂喂?”慌忙拿起話筒的母親的聲音中依然帶有一絲怒氣。但是,打電話的人是女兒學校的班主任。意識到這一點後,母親的語氣馬上變得彬彬有禮了。就這樣,母親用客客氣氣的語氣交談了大約5分鐘之後掛了電話,接着又勃然變色,開始訓斥女兒。

【概念轉述】阿德勒認爲,爭吵中的情緒失控都是表演,是用來讓對方迅速服軟,達成目的的手段。也就是說,有時候我們的情緒是由自己“捏造”出來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個人體驗】人有七情六慾,所以我們有時候難免爲“情”所困。人們通常把情緒分爲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從態度上認可或喜歡積極情緒,迴避或討厭消極情緒。當被負面消極情緒左右的時候,很多人會出現情緒崩潰況,只能聽之任之。

但是阿德勒心理學認爲,情緒背後有一定的心理動力學,無意識中有表演的成分,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這一點,瞭解情緒,自我覺察,就能管理好情緒,甚至轉化情緒。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一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聖地亞哥初涉人世,不懂人心的險惡,盲目信任別人導致手裏所有的錢被騙走。一開始他坐在廣場上耐心等待騙子回來,最後意識到自己被騙,我以爲他會崩潰,會怨憤,沒想到, 他平靜下來之後,想到的卻是,被騙之後,他可以像個倒黴的受害者一樣看待世界,也可以像個尋寶冒險家那樣觀察世界。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缺乏反思能力,不能喫一塹,長一智,只能任由情緒的洪水氾濫,甚至淹沒自己。

【行動導引】情緒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接納自己的情緒,不管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都是我們內在感受的部分,管理情緒要從接納自己開始。

學習做一個高情商的人,與情緒和諧共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