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生长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迅速的出炉。"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我们像农民种庄稼那样:浇水、施肥、松土、捉虫、拔草,精心培育和呵护。

    2O22年秋期,又接了新班。这个班的孩子听话,懂事,比较讨人喜欢。可是孩子们上课却过于腼腆拘瑾,要么不吭声,要么发出的声音小得只能他自己听到。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深知语言的表达对于学习语文和未来的生活多么重要。我自已小时候也是胆小,不敢发言,这种不自信一直影响到现在,一上台就容紧张、语无伦次。

  自己深受胆小不敢发言之害,我决不能让孩子们重蹈覆辙!第二天我决定为孩子们每人赠送一个聊天本,有悄悄话或心里话可以写在聊天本里。每次上课前,我们大声齐背古诗或交流一个小故事;开学初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进行自我介绍,来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下课时,我会找孩子谈心,交流对班级或对语文对新班主任的感受,渐渐地我发现我和孩子们走得更近了,孩子们那紧闭的小嘴巴慢慢张开了。

  乐是个内向、基础差书写又不好的孩子。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很不自信。进入三年级写钢笔字,他好像是种墨水,弄得纸上,脸上,身上,手上都是墨水,看着孩子稚嫩可爱的花猫脸,真是好气又好笑。我没有批评他,课下告诉他钢笔该如何使用,又找了位成绩优秀、做事有条理、有耐心的同桌协助他,每看到他的点滴进步,便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他的书写虽然仍不尽人意,但是有明显进步。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网课至今他能每天坚持读书背诵打卡,没有了原来的胆怯。这个寒假和家长交流,家长的感激,孩子的欣喜激动更让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一粒藏在贝壳里的珍珠,作为老师应该做打开贝壳让珍珠发光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龄的增加,自身不断的学习成长,我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其值得学习的闪光点,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也由原来"怒其不争的呵斥","横眉冷对的严厉"变得心平气和。从多年的实践中我渐渐领略到: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正如太阳一点点升起,花儿一朵朵开放,每个孩子的花期是不一样,我们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搞"一刀切。"

  对待孩子就像种庄稼一样,需要用心,默默去松土,施肥。2020年疫情期间我突发奇想要给每个孩子写一封信,那怕有一句话或一件事能打动或唤醒一个孩子,自已的付出也值得。写到二十多封的时候,真是开始恨自己,怎么会这样作茧自缚,每天像生孩子一样痛苦中加杂着喜悦。可是真要半途而废,看到读到信的孩子和家长的开心与感动,没有读到信的孩子的殷切期盼,我没有退路,咬牙坚持。

  当九十多封信完成的时候,强烈的成就感完全淹没了手指和眼睛的疼痛。而学生们和家长们看到信时的感激与欢喜,以及学生发生的一些口头教育达不到的改变,更让我有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今年接的新班,虽然这学期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只有两个多月,但每个孩子的举手投足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又一次"犯傻"自讨苦吃,我决定用文字为每一个孩子画像,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耳边响起了教育时报总编刘肖主任的话:耕耘不问收获,自有一路花香。和孩子们一起慢慢成长,慢慢进步,内心是愉悦幸福的。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道:"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物,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急不躁的耐心,留足等待的时间和空间,潜移默化的生命历程,等待每一朵花的绽放,聆听花儿绽放的声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