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2.4日今日立春//鷓鴣天·癸卯歲立春感懷//立春·春景·春意(一)

      題記:暖雨晴風,行過樹梢,梅腮柳眼,漸透枝條。千山起舞,歡歌笑語,萬水揚波,喜訊傳飄。鳥語花香,歌舞盛世,風和日麗,吟唱今朝。生機無限,新春來早,正是開年,幹勁向高。

鷓鴣天·癸卯歲立春感懷

      銜泥燕子碧空飛,悠悠花夢草春回。枝頭玉蕊新苞孕,樹下金梅根壯肥。

      新春立,歲輪催,好年欣喜笑顏歸。何須細雨園田懂,一縷情思化翠微。

癸卯歲立春的文化內涵———

      立春,爲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爲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爲立春,於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干支紀元,以寅月爲春正、立春爲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啓。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

      立春標誌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的北迴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春”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甦,還處於萬物閉藏的冬天。

歷史淵緣———

      立春,爲廿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啓。立春即春季的開始,時序進入春季。此時雖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盡,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大自然生機勃發。所以古人重視立春,在古時有迎春之儀。

      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在我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拜神祭祖、祈歲納福、驅邪禳災、除舊佈新、迎新春等慶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時段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明代作品《羣芳譜》對立春解釋爲:“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詩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天文曆法———

劃分依據:斗轉星移(秦漢前)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中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會出現於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它是古人定方向、季節節氣的標尺。北極星位於地球地軸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由於地球的自轉,而北極星正好處在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而在軸邊上的北斗星看起來就像圍繞着北極星轉一樣,這就產生了“斗轉星移”。斗柄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歲”又名爲“攝提”、“太歲”,是上古時代的紀元星名,古人以“歲”來表示寒暑交替,《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古人認爲十二月爲宇宙運轉的規律法則,如《文子·自然》:“十二月運行,週而復始。” 意思是天地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斗柄指向法”確立的節氣,以斗柄指寅爲起點,“鬥指寅爲立春,鬥指壬爲雨水,鬥指丁爲驚蟄,…鬥指醜爲大寒。”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歷雖然是古人根據北斗星斗轉星移制定的,其實造成斗轉星移的原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斗柄指向法節氣與現行的太陽黃經節氣交節時間基本相一致。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天維建元,從寅開始,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十二月運行,週而復始,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復還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進入全新的循環,萬象更新,新歲開啓。建寅的正月,又叫做“元”月,立春爲元月元日,立春是干支(歲、攝提)的歷元。《史記.天官書》:“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立春爲四時之始。

      圭表測影(漢至清初):圭表測影法(平均時間法)測定的節氣,與“斗轉星移”制定的“二十四節氣”只分享同一個名字,確定方法和起始時間完全不同。西漢漢武帝時期,採用立杆測影(圭表)在黃河流域測出日影最長、白晝最短(日短至)這天作爲冬至日,以冬至日爲“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爲“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時間等分,稱爲“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爲“二十四節氣”,這種確定方法被稱爲平均時間法(又稱“平氣法”),每“節氣”之間的時間相等。“平均時間法”將歷年平均分爲24段(每段15日),每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平均。先測出冬至日因爲冬至時影子最長,其相鄰幾天的影長變化最爲明顯,更利於觀測記錄。平均時間法劃分的節氣,每個節氣間隔時間15天,由於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與實際天象不符。因在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平均時間法”劃分的節氣,將冬至排在“二十四節氣”首位,始於冬至,終於大雪。

      太陽黃經(現行):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節氣的方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從定《時憲曆》之後直至今的“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即在一個爲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爲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點爲0度起點(排序仍把立春列爲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爲一個“節氣”,每“節氣”之間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又稱爲“定氣法”。廿四節氣,“二分二至”時太陽直射點的活動規律爲: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北移;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23°26’N)上,此後南移;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繼續南移;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23°26’S)上,在此之後向北移動。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現行按黃經度數劃分的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中國位於北半球,北迴歸線(黃赤交角)穿越中國境內。黃赤交角是黃道面與赤道面的交角,也稱爲太陽赤緯角或黃赤大距,它是地球上四季變化和五帶區分的根本原因。自然節氣轉換與天文上的“黃赤交角”緊密相關。

      北迴歸線其緯度值爲黃赤交角,它是地球上一條具有典型天文學意義的特殊緯度線,它對天文、地理、氣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義。“二十四節氣”編排與這條特殊天文緯線以及中國的季風氣候類型有着密切的關係。

      當天文意義上的冬春轉換時(鬥指寅或太陽黃經達315°),北迴歸線上(黃赤交角)的一邊春意盎然,另一邊卻還是蕭瑟的冬天。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爲立春。

      曆法融合: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在歷史發展中,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農曆,成爲農曆一個重要部分。通常用“歲首”來稱呼曆法的首月首日,其實嚴格來講,“歲”是干支歷特有的概念,歲即“攝提”,又名太歲,“歲首”原始含義是攝提(太歲)的首月首日,即立春。陰曆是以月相朔望變化爲一個月,陰曆的首月首日多稱爲“元朔”。“歲”和“年”,在古時是有嚴格區別的: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謂之一歲;從一月一日到下一個一月一日,謂之“一年”。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生肖轉換是以立春爲界。

      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週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爲一個月,參考太陽迴歸年爲一年的長度,並加入二十四節氣與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農曆是在陰曆(夏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成分的一種陰陽合曆,因加入了陽曆成分,故農曆是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屬陰陽合曆。純陰曆由於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變化。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爲了協調陰曆年與陽曆年之間的天數,於是農曆便通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兩者年總天數相適應。太陽曆是用來標度太陽視運動的,就是一個迴歸年。農曆中稱作:歲實。立春總在公曆2月4號左右。因爲公曆屬於陽曆之一,但是因爲公曆是平均太陽曆,所以只能是基本上和節氣日對應,前後有時會波動一兩日的。

曆法轉換:“雙立春”與“無春年”現象:

      在歷史發展中,古人在陰曆基礎以融合陽曆成分形成了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它是屬於陰陽合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立春”是陽氣升發、萬物更生的節令,將有“雙春”之農曆年視爲大吉年份。“雙立春”與“無春年”是夏曆(農曆)中的概念,是指農曆一年有“雙立春”或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這是由於農曆年長度有的年份短於迴歸年、有的年份長於迴歸年的緣故。如:2016年農曆猴年是“無春年”,即,全年沒有立春之日。干支歷不存在無春,因爲每一歲均是以“立春”爲歲之起始,立春節氣一到,就是孟春開始了,所以歲歲有“春”。

      迴歸年的長度爲365.2422天,這就是相鄰兩個立春節氣之間的時間間隔。公曆年平均長度是365.2425天,與迴歸年相差無幾,所以立春在公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絕大多數年份爲2月4日,個別年份爲2月3日或2月5日。而農曆年情況就不一樣了,農曆採用的方法是“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月。農曆無閏月的年份爲353至355天,比迴歸年少11天左右;有閏月的年份爲383天至385天,比迴歸年多19天左右。故閏年有25個節氣,平年有23個或24個節氣。於是立春在農曆年中的位置呈現出4種情況:在年初;在年末;年初年末兩頭春;全年無立春日。

      農曆有閏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7年),因年長長於迴歸年,故年初年末都有立春日即“兩頭春”;無閏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12年),因年長短於迴歸年,“無春年”最多,剩下的立春日在年初和在年末的大約各佔一半。這種規律以19年爲週期,循環往復,個別年份稍有出入。

      農曆一年中有一個立春,雙立春,或者沒有立春都是由於陰陽曆轉換造成的,屬正常的歷法現象,完全和兇吉無關。舊時人們認爲“無立春之年是寡婦年”,不宜嫁娶。但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

      在20世紀的100年中,兩頭春的年份有37次,無春的年份有37次,年初立春的年份有12次,年末立春的年份有14次。

      氣象變化:立春時節,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從立春節氣起,時序就進入春季了,在自然界以及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風和日暖,意味着萬物復甦。立春,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

      立春時,中國的冬春分界線(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達10攝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那一線以南地區,立春時有春的氣息了,但中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穀雨立夏時入春。所謂立春,還只是一番“立意”。立春期間,氣溫開始趨於上升,日照、降雨開始趨於增多。但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出現了春天的前奏。

      時節星象:立春時節,此時的星空常是一年中最璀璨的。晚上八九點左右,擡頭望向星空,在正南方,有三顆星非常容易辨認。它們距離相近,連成一條直線,好像一條閃亮的腰帶。那就是參宿一、參宿二和參宿三。中國民間將這三顆星稱爲“祿、福、壽”,把這三顆星看成三個吉祥的星官,分別掌管人世間的福份、壽命等,又稱“福祿壽三星”。“三星高照,新春來到”,當夜晚看見三星高掛南天,正是立春節之時。

      歲時民俗:立春爲“四立”之一,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爲“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廿四節氣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廿四節氣與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繫在一起的,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祕,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上古時代人們定天象、法地儀,觀象授時,創制八卦、曆法等,文明肇始。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其背後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廿四節氣原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它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天維建元,是從寅開始的,“斗柄回寅”,新歲開啓。據《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從立春起進入了寅月,陰陽轉發,陽氣初生,萬物復甦。新輪迴由立春開啓,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干支紀元,以立春爲歲首,亦即歲節。作爲傳統的農耕社會,古人相當重視立春歲首,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一些地方便傳承着以立春歲首拜神祭祖、納福祈歲、驅邪攘災、除舊佈新等爲主題的節慶活動,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雛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農事週期就是慶典週期,有些節氣也就是節日,終而復始、萬象更新的歲節是百節之首,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雖然此後由於在歷史發展中陰陽合曆曆法制度的推廣,節氣與節日發生了分離,但許多節令民俗仍舊保留了下來。在秦漢以前,各地風俗時歷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歲首慶典活動是在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立春。秦漢後各地曆法統一,立春“歲節”民俗被挪到了陰曆元月朔日。自立春歲節的民俗功能被挪到了元月朔日後,立春成了單純的節氣。先秦時期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歲首節慶的民俗不同,曆法不同其歲首日期亦不同。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主要的傳統節日民俗在漢代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此後在文獻上漸出現了歲首祭祀的記載,如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漢之後過新年的習俗活動在全國民間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豐富了。節日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物候現象:立春,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北迴歸線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而在北迴歸線以北地區,只能是說進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甦,還處於萬物閉藏的的冬天。對於北迴歸線以北地區來說,距北迴歸線(黃赤交角)越遠,進入春天越遲。

      中國古代一些著作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爲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裏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着一般浮在水面。

      秦漢後各地風俗文化融合,自秦漢以來中國各地就一直以立春作爲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候平均氣溫”劃分的季節中,春季是指候(5天爲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節令活動———

      迎春:立春即春季的開始,時序進入春季。此時雖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盡,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大自然生機勃發。所以古人重視立春,有迎春之儀。[33]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以及“龜子報春”、“銅鼓驅疫”等,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句芒爲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擡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爲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擡閣、地戲、打牛等活動。。其他一些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糊春牛: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打春牛:鞭春即打春牛,亦稱“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將泥塑春牛打碎,這是農耕文明時代的遺風。通過打春牛之俗,提醒農人,春天已到,應該不違農時,及時播種穀物,祈願一年五穀豐登,國泰民安。鞭春之俗與祈求豐收相關,是一項較爲古老之節俗。有用以桑木爲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迎春爲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打春牛,又稱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爲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不同地區迎春牛均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咬春:立春日時令飲食是作春餅、贈春盤、食春菜等飲食之俗,以迎春、慶春。春餅是立春日典型的時令食品,從魏晉南朝時代起,人們迎春食春餅。《荊楚歲時記》載:“立春之日,親朋會宴,啗秦餅、生菜,帖‘宜春’二字。”春餅是一種薄面餅,取生菜、果品、餅、糖等置於盤中,取迎新之意,時稱“春盤”,也可贈送親友品嚐。

      踏春: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裏,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立春祭:在主要的古老傳統節日,拜神祭祖慶典是做節的一大主題,任何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均具有濃厚的節日祭祀的色彩,並具有一套或簡單、或繁複的祭祀禮儀。立春祭是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立春祭活動內容包括祭春神(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亦稱芒神)、太歲、土地等衆神,還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動。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擡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爲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從傳統的干支紀元規則上來講,立春之時就是新舊太歲進行交接之時。太歲神對應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拜太歲是中國民間一種化煞消災、祈福納吉的古老傳統習俗。

其他習俗———

      1.春祠薦新祭祖的習俗傳至後世變爲陰曆正月的祭祖活動,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後幾天不掃除屋宅,即是擔心觸犯了回家過年受享的祖魂。有的地方在初一不準倒垃圾又是從後一習俗衍生出來。

      2. 古代在立春日舉行的籍田禮,籍田的內容包涵有對地母的祈求。在籍田儀式後聚飲,這是後世“團拜”和“賀年”的一種雛型的儀俗。

      3.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裏,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4.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爲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5. 立春這天,民間藝人會製作許多小泥牛,稱爲“春牛”,送往各家各戶,謂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

飲食———

      春盤: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爲春盤(或拼成盤)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盤裏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餅、餌五種。蔬菜主要有:豆芽、蘿蔔、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杜甫《立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田艾籺: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在開春時節,萬物復甦,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釐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據《食物本草》裏介紹,田艾具有祛溼,暖胃,清腸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令貢品,祈禱風調雨順。

      春餅:春餅是麪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宋《歲時廣記》引唐《四時寶鏡》載:“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

      春捲(春蠶):《歲時廣記》:“京師富貴人家造面蠶,名曰‘探官蠶’。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稱‘探春蠶’。”

      咬春(喫蘿蔔):明《酌中志》:“立春之時,無貴賤嚼蘿蔔,曰‘咬春’。”

起居養生———

      生活起居: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於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年老體弱者換裝尤應審慎,不能突然減少服裝。在起居方面,人體氣血如自然界一樣,需要舒展暢達。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易發時期,包括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注意居室空氣的流通,適度開窗通風換氣。

      在立春時節,很多人都會因爲接觸外界的過敏源而導致肌體出現一些過敏反應,從而誘發哮喘、鼻炎等季節性過敏疾病。立春前後,春風拂面,此時正是人們到戶外走一走的好時節,但是不少人都會對花粉過敏,因此在外出時要避免近距離接觸花粉。

      養生保健:立春過後,天氣逐漸變暖,萬物復甦,自然界的各種生物萌生髮育,此時人體內的陽氣也隨着春天的到來而向上向外升發,因此,我們在精神、起居、飲食、運動、補養等方面都要順應春陽升發這一特點,在調攝養生中注意保護陽氣。春夏養陽,應早睡早起,以適應春季陽氣初升的特點。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

      春季養生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春天萬物萌動,也滋生細菌,所以春天應特別注意講衛生。春季的氣候特點是以風氣爲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風寒邪氣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後,是以風溫邪氣致病。《黃帝內經》說:“風者,百病之始。”因爲其他幾種邪氣是藉助於風氣侵入人體的,像寒邪、熱邪、溼邪等。

              2023.02.0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