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喫苦的必要性

劉強東說他把收入的一大半都捐了出去,他收養了一百多個孩子,他們只有他一個親人,他要把他們供養到上大學,給他們買房子結婚。

有一個小男孩,三歲時父母吵架喝農藥去世了,這樣的衝動給孩子留下了太大的創傷與陰影,這個孩子長大八歲時,只是希望天堂裏的父母過得好好的,不要再受罪,說完眼淚就流出來了,沒有人看到不會被感動。

最近,有一個演員叫張譯,他的表演非常到位,大家都稱讚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跑戲組連續五年,沒有任何收入,吃盡了苦頭,後來演了一百多部連續劇,一百多部廣播劇,還有幾十部電影,他終於可以說自己是一個演員了。

哪一份成功不是汗水和強大的內心換來的?

除了強大的內心,還有一個不可獲缺的因素就是內心對這份事業的真正熱愛。

沒有真心的投入與熱愛,是不可能堅持下來的。

一個大叔,白天在家攤煎餅,晚上畫畫,一個月都不怎麼出門,畫出的作品堪稱大師級別,一幅畫價值幾萬,十幾萬,但他仍然樂於白天攤煎餅,晚上畫畫的簡單生活,其實他的生活節奏和參禪悟道,只是形不一樣,本質上神是相同的。

劉強東小時候上學的錢是全村人用雞蛋等湊出來的,他知道這裏面的窮的滋味。

這些生活中真切的苦難纔是最真實的。

富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也無法形容,但窮人的命運總是那樣讓人有同情心,更容易引起鳴。

因爲,生活中人們的苦是普遍相同的。

我們從喫苦中也許可以參悟到努力的意義。正因爲有了喫苦在,我們纔會享受到得到的快樂,感受到改變的幸福,纔會真切地感受到我們在活着。

如果我們能夠感受到努力的快樂,那麼得到就不那麼重要了。無論什麼樣的得到與物質享受,他的前提都離不開付出,如果非常容易得到,肯定也不會對快樂有深刻的感受。

所以我們要感謝暫時的短缺,要感謝我們的生活還不完美,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

我們不用去羨慕別人生活的富足,也沒必要感嘆自己生活的艱辛。

因爲,單從精神愉悅上講,我們的獲得都是需要差不多的付出路徑,這個過程的付出和承受的苦是一致的。

因此,要想活得好,喫點苦是少不了的。

如果一點苦不想喫,那肯定是活不好,或者說後期會喫大苦。

從這個意義上講,活着就是喫苦,有苦喫也是一種幸福,喫苦也是健康的必要,您覺得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