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裏的湯圓,原來品種和做法有這麼多

元宵節一般都會喫湯圓,說是因爲在煮湯圓時,熟了之後之後就會漂在水上,會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天上明月,碗裏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着團圓吉利。

元宵節始於漢代。是因爲漢明帝提倡佛教,僧人正月十五日觀佛舍利,點燈敬佛,漢明帝便命宮中和民間這一天夜晚掛燈,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

但喫湯圓卻是直到南宋纔出現的。當時是以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少許白砂糖,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食用。南宋已懂黑芝麻加豬油是絕妙的搭配,若是白砂糖換作蔗糖就更香甜了。

因糯米球煮在鍋裏又浮又沉,當時被稱爲“浮元子”,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寶”。

在宋人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記載:“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竈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把湯圓的喻義,煮時形態都說得極致了。

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爲“元宵”,明代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爲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元宵節習俗是賞燈,猜燈謎,食湯圓。幼時聽隋唐時的“古仔”(也就是故事),記得裏面說過,在舊時猜中了燈謎,就會以元宵作爲獎勵。當時就好奇,這些獎賞的糰子是生還是熟,又該如何攜走?

這裏的元宵不是湯圓吧?湯圓一般是將糯米麪和好,像包餃子一樣將餡包入再揉圓,餡料或素或葷。而元宵多用甜餡料,將餡料切成固體小塊,蘸水,在盛滿糯米麪的笸籮內滾溼成球。

《隨園食單》裏就有說水粉湯圓的做法:“用水粉和作湯圓,滑膩異常,中用松仁、核桃、豬油、糖作餡,或嫩肉去筋絲捶爛,加蔥末、秋油作餡亦可。”

不過,湯圓的品種和做法倒是極多。從前看過張永壩的《雁蕩風物》,他說:

“雁蕩湯圓,品種多樣,有大湯圓、拓湯圓、細湯圓、菜湯圓、糖湯圓、翻炒湯圓等,製法和風味都有不同,尤其是大湯圓非常罕見。”

雁蕩大湯圓分鹹甜兩種。鹹大湯圓的內餡很奇特,是炒小面(炒粉幹),用肉絲和蠣勾等海鮮作輔料炒制而成。大湯圓外形和個兒都像一隻大包子,皮薄餡重,風味別緻。

甜大湯圓內餡是芝麻白糖或芝麻紅糖,皮可以略厚些。它的個兒比鹹湯圓略小,呈扁橢圓形,頭上還有一隻小小的奶嘴兒,作爲記號,以免鹹甜混淆。

大湯圓做好後,置於鍋裏隔水蒸熟後,再移放在鋪有薄薄一層松花粉或山粉的桌子上,意在防止食用時黏手。

吃了這種大湯圓,手指和嘴脣都染上杏黃的顏色,有趣之致。

“拓湯圓”是把放了幾天的硬邦邦的大湯圓,用豬油把大湯圓煎成兩面黃。

小湯圓呈扁圓形,無餡,比銅板稍小點而厚實,分甜鹹兩種喫法。

糖湯圓做法爲:湯圓用文火慢慢地煎成兩面黃,然後放入適量的黃酒和清水,蓋上鑊蓋,待湯圓熟後,再加入紅糖就做好了。

鹹湯圓是把肉絲、海鮮、青菜等配料略炒,加入鹽、調味品和清水,待水沸滾後,再加入煎成兩面黃的湯圓,煮熟,就成了“菜湯圓”了。

菜湯圓,有點像我們台山的湯圓了。而肉餡的湯圓,在糯米糰子裏面包一團肉的味道讓我這個廣東人實在沒法接受。可是新生的一代卻喜歡,反而不接受我們江門本地的又鹹又甜的特色湯圓,說是這又鹹又甜的味道實在奇怪。

江門本地的湯圓是甜的,有餡的,而且是蔗糖餡的,做法也是水煮。

雖然餡料是甜的,但配湯圓的湯卻是鹹的。是用切成絲的甜水蘿蔔或者大白菜,在鍋中炒熟,再配上我們當地產的臘肉、臘腸和蝦米,再加上魚餅絲做成的湯底。

這個蔗糖餡配上臘味碎、魚餅絲、小蝦米,白菜絲和蘿蔔絲,就是我們江門的特色鹹湯圓了。

甜甜的蔗糖,軟糯的湯圓,鹹香的臘味,魚餅的彈牙鮮香,蘿蔔和白菜的清甜爽口,那鹹中帶甜的味道在口中不停變換,交集出特別的鮮味。

這又鹹又甜的味道,可是家鄉湯圓的專屬味道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