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 || 讀書,還是快樂的嗎?


【聲明】本文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我所作的這個題目,估計會有很多人會不屑理會。“讀書,當然是快樂的。這還需要說嗎?”

從理論上說,讀書,當然是最快樂的事情了。且不說中國正統儒學思想中的“學而優則仕”的傳統理念,讀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爲了做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學業有成,還有什麼是不可以得到的呢?“凡是想有所出息、有所作爲的,必得把書讀好。否則免談。”在這方面,我是有很深體會的。自小在大山裏成長的我,打從懂事起,我聽得最多的話,就是父母所說的“不讀好書就得永遠刨地”等等言論。想想也對啊。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什麼“背景”“靠山”都沒有,如果再讀不好書,那還有什麼出息?有什麼作爲?那樣的話,唯一能做的,就是永遠呆在大山裏,老老實實的種地。所以,那個時候讀書,目的性非常明確。在這種情況下,儘管父母、老師們對我的要求很嚴,今天背誦這個、明天默寫那個,如果背誦、默寫有錯,很可能遭到很嚴厲的懲罰。但絲毫不以爲累,倒是覺得,和家務勞動、刨地種田相比,讀書,實在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

稍長一些,所讀之書逐漸增多,也逐漸明白了許多道理,覺得讀書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你看看哦,讀的書多了,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還能懂得許多爲人處世的道理,一舉兩得,何樂不爲?這個時候,學習的目的性更加明確了,而且也有了自己心目中“勤奮學習”的偶像、榜樣。蘇秦以錐刺股、孫敬以發懸樑、匡衡鑿壁偷光,這些例子不勝枚舉。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這些大學問家一樣,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自此,即便閱讀是一件多麼枯燥的事,也即便自己對很多的內容一知半解,也始終覺得這是難得的快樂。對我來說,學習,是快樂的!

十年寒窗,終算不負父母的苦心栽培。儘管“黃金屋”沒有看到,“顏如玉”好像也沒有遇到。但卻有唯一的好處,那就是,“讀書,給我帶來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儘管在整個讀書過程中確實經歷過“磨難”,特別是高中幾年,差不多就是“魔鬼生活”,但從總體上說,讀書,仍然是快樂的。

但後來,漸漸的,覺得讀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那麼快樂。

書,是越讀越多了,從上小學開始到現在,好像覺得自己始終在讀書,一直讀,一直讀……但讀完之後,真正能留在腦子中的似乎不多。書中所描繪的實在是太美好了,猶如陶公筆下的桃花源。而現實又是如此的殘酷,這兩者之間反差實在太大。這個時候覺得,讀書,其實並不是一件輕易就能讓我們獲得快樂的事。

我喜歡把讀書當成休息。在自己很疲憊時,在自己很煩躁時,我最樂意做的事情,就是讀書。來到自己的書房,衝上一杯咖啡或泡上一杯綠茶,拿起我自己精心挑選的喜歡的書來讀。這個時候,心情平靜得像沒有波紋的湖水,所有的疲憊、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那份感覺,好極了。

我讀書,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其他任何的條條框框。只要是我認爲可以閱讀的書,我都讀。喜歡文學但不擅長文學的我,平常看得最多的書,是沈從文、汪曾祺等先生的作品,書房裏的藏書,最多的,也是他們的作品,因爲我喜歡他們那種淡而醇釅的感覺。也喜歡看周作人先生的作品,平和而樸實——爲人處世不就應該這樣嗎?很多人認爲周先生是文化漢奸,其實我倒是以爲,漢奸不漢奸對我來說無所謂,因爲我崇拜佩服的,是他的文學才華。如果光憑“文才”這兩個字來說,“周作人”這三個字未必比“魯迅”這兩個字的份量來得輕。作爲讀書人,我只要讀好我的書就成,如果能從文中領悟到一些什麼道理,那就更好了。至於像什麼“漢奸”之類的“政-治詞彙”,我是向來不以爲意的。

……

有用的書,我讀。對我並沒有太大用途的書,我也讀。因爲這至少可以讓我增加一些“看起來像個文化人”的資本——儘管我知道我並不是什麼文化人。至少可以給別人一個“這個人看的書挺多的”的印象——儘管我看書並不是給爲了別人什麼印象不印象。

我以爲,只有“在沒有外力壓迫”的情況下,只有“不是別人逼着你讀書”的情況下,這時的“讀書”,纔是真正快樂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