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自內心的相信孩子嗎?

我們學習家庭教育的都知道,要相信孩子,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可實際上我們真的能發自內心的相信孩子嗎?

我坦白說很多時候我做不到發自內心的相信孩子,總是有過多的擔心,擔心他別把事情搞砸了。一件事情讓我徹底頓悟了父母發自內心的相信孩子有多重要。

初六我家來客,十多個人,都是我的同學朋友,雖不說身份多麼顯貴,但也都是工作崗位上的人,而且是多年的朋友,這是我比較重視的客人。

提前我和老公就開始寫菜譜,備原料,爲迎接客人做準備,客人到我家的時候,我和老公就趕緊下廚做菜,這個時候大兒子也很積極的到廚房幫忙,削水果、切菜之類的開始幹,我當然也非常高興。

如果按照我們之前的做飯分工,一般來說老公負責炒菜,他做的菜比我做的相對好喫些。可是這次兒子站在了炒菜鍋前主動開始掌廚了,我就負責打下手,老公負責另一個鍋的燉菜。

在兒子炒菜的時候,我沒有絲毫懷疑他會不會炒的不好?我覺得他不會做差了,就算他做的菜不好喫,幾個朋友也都是高情商的人,肯定也會給他鼓勵和讚美。我寧願葬送幾道菜炒砸了,我也要珍惜孩子主動掌廚的機會,這是在培養他對家庭事務的參與感,有擔當有責任感,父母要知道自己心裏的勁兒往哪使。

所以我很欣慰他主動加入做飯,我心甘情願的給他打下手,幾個朋友看到這一幕,都非常羨慕兒子是暖男,現在很多女孩子都不願意下廚做飯,男孩子願意做飯更少見。

事實證明兒子炒的菜不錯,大家喫的也很給力,大家的讚美更是對他做飯的認可,給他帶來成就感,他也嚐到了甜頭,願意做飯的熱情會更加高漲。只要他願意做,我們都心甘情願的退後給他打下手。

今天中午我們本來準備做湯,也是兒子一手做的,做後自己就說“我做的湯不光看着不賴,喫着也不賴。”

我們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結果,誰誰家的孩子多麼能幹,自己家的孩子一點家務活都不幹,事出必有因,培養孩子我們更多的要注重過程。

比如做飯,孩子最初也不確定他能做好,但他想試試,父母直接否定孩子“你做不好”,“你不會做”,“這活不用你幹”等等。這樣做就會剝奪了孩子做家務的機會,他不練習就不會,不會就更不想幹,所以孩子並不是長大了一夜之間就會做飯做家務了,到時候你再埋怨,他也不會幹他也不想幹,這就是惡性循環。

比如做飯,孩子最初也不確定他能做好,但他想試試,父母就要給他機會讓試,而且要多誇他,“兒子,雖然你做飯不多,可是一伸手就不一樣,你幹啥都有模有樣的,這炒起菜來像大廚,不光味道好,顏色搭配也好,你這道菜比我做的都好喫……。”孩子的勞動被父母看見了,孩子做的菜大家喫的都很香,而且還鼓勵和讚美他,孩子內心就會很喜悅,很有成就感,他會越來越喜歡做飯,做的次數越多就做的越好,這就是良性循環。

感想:

我們要發自內心的相信孩子,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要多給予孩子參與機會,哪怕他搞砸了,他也需要有試錯的機會,試錯也是一種經歷,何況很多生活事務上並沒有對錯之說,一定要讓孩子“重在經歷,重在參與”。

同時,父母要多看見孩子的付出,多認可和讚美,讓孩子與他做的事情之間建立良好的伴隨情緒,感覺好了纔可能做得更好。

20230129葉雪白每日一省237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