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班主任,学问甚多

出发去听班主任讲座前,我跟室友说:“我觉得我已经不需要参加班主任培训了,我觉得他们做的,我基本上也做到了。”话虽如此,但我仍然很向往去听讲座,尤其是经验介绍型的讲座。

前一天听的是正高级语文教师璩老师以“教师专业成长理念”为主题的讲座,干货满满。可望,难即,但是踮踮脚,说不定也能抓住合适的机遇。

这一天听的是优秀班主任陈老师的“让教育更幸福一些”的讲座,同样干货满满,让人心生敬仰。今天重点来写写这场讲座。

陈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电视台记者跟拍她家访的内容。这样的家访,陈老师每学期都做,视频里,雪花飘飘,仍然没挡住她的步伐。

家访是我们这样的乡镇寄宿中学欠缺的,因为我们的工作时长从早到晚,加上留守儿童多,地域范围广,虽然领导要求家访,但是大多都流于形式。我自认为相对做得较好,不管人次数上还是质量上。当然,现在通讯发达,还有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与家长沟通,可是这些确实是无法替代家访。只有深入学生家庭,才能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一直欠着一个家访。大年廿九,我给部分学生打视频电话拜年检查作业,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笑呵呵地聊着挂了电话,唯独有一家,那个孩子接电话颇不耐烦,甚至不露脸,话也不说,最后还是他姐姐在旁边一边催一边要说不说地讲两句。当时我也没忍住,说了几句重话:我查个作业,怎么还像倒欠了你似的?这样子的话你大概是想开学让家长陪着来找我吧。不知不觉的,我就用了权威去压倒他,最后颇有点不欢而散的感觉。最让我不爽的是,最初接电话的是他妈妈,可是她好像平平淡淡,毫不在乎。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儿子气急了。

这事是年前最后一件不痛快的事,我眼里揉不得沙子,一直想着怎么解决,心想等开学再去家里看看吧。这是一个扶贫户,说不定本就是家庭有问题。

陈老师的家访事迹更让我坚定了想法。谁知道我打电话准备联系告知一下,对方微信电话没接,一直到现在也没回电话。昨天报到时我特意留下这名学生,问家长有没有来,得到的也是否定的结果。站在我面前,他显然没有了之前的态度,我猜他应该挺忐忑,说他说话就是那样的,眼看再说下去我又得冒火,我让他回家把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开学给我。

等哪天有空了,我再上门去一探究竟吧。

除此之外,我佩服的是陈老师带着学生到处游玩的本事。当然,城区家长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想起陈老师最开始的那句玩笑话——“我之所以有这么多优秀证书,主要是因为我活得比较久”,听她说起带学生到这儿那儿时总有之前的毕业生开绿灯、协助,真是羡慕不已。我在脑子里盘算,我们学校附近有可以游玩的地方吗?顿时又被“安全”二字给打消了念头,出个安全事故,这辈子说不定就完了,果然,陈老师真是“活得久”了,也许等我再活几年,自家孩子大了之后,我也会这样做吧。

说到孩子,陈老师的儿子在清华。“学霸妈妈”的光环增加了家长对她的信任。这样的老师妈妈,无疑是我心中的偶像。

除此之外,这位物理老师竟然会引领孩子进行阅读,这倒是出乎意料。她刚说出这个观点时,我更加觉得这个寒假对阅读的认知会让我和我的孩子们受益匪浅。她带着学生读《管好自己就能飞》这本书,我当场就下单了,开学我也尝试尝试。而且昨天报到时,我重点表彰了寒假阅读打卡做得很棒的一群孩子,希望能在他们心中播下阅读种子。

让我骄傲的一点,是我跟陈老师有着同样的做法——写周记,与学生相关的周记。这种记录,让每一届学生都能长久存在于自己的文字中。这件事语文老师做起来挺正常,但是物理老师这么做,就很难得了,难怪陈老师荣誉傍身。

写下的这些文字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肯定会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所以继续加油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