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的一些沉思 一 二 三

近期突然看到了一本有點高深的書,叫《沉思錄》。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奧勒留寫給自己的書,內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作品來自奧勒留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部著作是斯多亞派哲學的一個里程碑。(引自豆瓣)

斯多亞派哲學內容:

1、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是火,火只是一種被動的本原,上帝纔是原始的火,是萬物的最初源泉,有世界大火和世界輪迴說; 

2、人的美德就是"順應自然"或"順應理性"。德行是唯一的善; 

3、在政治思想上,斯多葛派依據"宇宙精神"原則,形成一個最高權力之下的世界國家的觀念。

內容很多都看不懂,大概是作爲現代人很難體會當時作者經歷的一切,但其關於世界一體化的思考卻是讓人很是驚訝。

公元前3世紀的思想穿過書本與現世界的我們相遇,古樸而充滿使命感。

馬可·奧勒留(古羅馬帝國皇帝)在其《沉思錄》中提出“丟開對書本的渴望,你就能不帶着抱怨死去,而是歡樂、真誠地在衷心感謝神靈中死去”。

爲什麼他要特別提到“丟開書本”尼?

在現今的我們看來,書本也許已經是一種日落西山的物件,但在遙遠的公元100多年,這確是個人拓寬視野的重要信息渠道之一。

那些偉大的思想,精煉的治國思維,以及宮廷祕史,都是通過這悠久歷史的紙和筆一點一點記錄下來的。

如同《易經》,如同《道德經》,如同《論語》,這些古老睿智的思想,從家學私塾口耳相傳,到竹籤石碑羊皮龜殼刻印,到紙墨筆畫書寫,隨着生產工具的優化進步,這些思想文化也得以流傳。

對於一個上進的治國者,書本的內容是他得以獲取精神糧食的重要渠道,他會貪心的想通過書本獲得世界各種異聞,不斷打造自己的世界觀。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鑑今 ,也是這個意思。

但也因爲讀書,看過太多與現今狀態不大一樣的世界而使人產生了更多欲望,而當你受困於現實無法滿足慾望時,你便會產生一種挫敗感,從而抱怨周邊。

這實際上都是自己內心矛盾衝突的表現。

那作爲一個帝國皇帝,本來擁有這種慾望是好事,可以促發其不斷髮展帝國,爲什麼他反而說要丟開對書本的渴望尼?

馬可奧勒留在位的近二十年,是古羅馬帝國不斷走向衰敗的時期。戰亂不斷,洪水、地震、瘟疫災難頻繁,加上內部叛亂,羅馬人口銳減,貧困加深,經濟日益衰退,即使皇帝兢兢業業,睿智勤奮,仍舊無法阻擋帝國的頹勢。此外,馬可奧勒留熟悉和親近斯多亞派哲學,遵從自然而生活,追求的是一種擺脫了激情與慾望,冷靜和達觀的生活,他恬淡自足,一方面堅持自己的勞作,把這些工作看作自己的應分;另一方面又退隱心靈,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寧靜一隅。本質上有着清靜無爲的因素。這可能也許當時他生活在一個個人無能爲力的時代,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上有關。

在內心追求與現實的衝擊矛盾下,皇帝說出對書本的丟棄,其實是在提醒自己不要過分貪慾,找回內心的平靜,這也就不足奇怪了。

《沉思錄》中講到一個情況,“那普遍有用的東西,其本性讓它不得不如此”

這句話真的是一句精妙的話語啊。

一個物件的最基本價值,或最大價值必然是——有用。

怎麼一個有用法尼?

譬如你的美愉悅了我的雙眼,你的糖分讓我飽腹,你的速幹讓我運動無憂……這些物件的最大特性就體現在被人們認可其價值。

而反過來,也恰好因爲他們有用,因此我們認可了它的價值。

周公夢蝶,誰也無法確定誰是主場,但互相成就。

如果把時間想像成一條河流,河流川流不息,最終會納入大海,大海就是我們地球的銀河系。

但《沉思錄》所言,時間好像一條由發生的各種事件構成的河流,而且是一條湍急的河流,因爲你剛剛看看一個事物,它就被帶走了,而另一個事物又來代替它,而這個也將被帶走。

河流本來是平坦的順着大自然開闢的道路行徑,毫無波瀾,平平無奇,直到其生命結束也不會有任何特點讓人記住。

於是爲了讓這個時間河流不一樣,我們人爲的設置了很多特點,比如畢業時間、紀念日、第一天上班等等,猶如在某個點設了一塊巨大的石頭。這個石頭就是我們經歷某些人生時間的聚合體,我們的所見所聞形成記憶聚集在這些石頭裏。

現在這個河流就不大平坦了,因爲它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形狀各異的石頭,水流需要彎道,需要飛揚,需要跳躍,需要滴水石穿等等方式才能繼續朝大海前進。

水流會帶走一部分石子,也會有其他石子來補充。

這就是人生時間的記憶流,身體終究會分解爲元素,但聚合起來便是一個有鮮活特色的個體,因爲我們儲存的那些石子記錄了我們普通的平凡的人生歷程。

所以說,過程即結果。人生重在過程呀,結果都是歸於宇宙。

本文版權歸作者公號正經臉說劇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