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526--529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开篇直接说出了本文要表达的观点——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早期的教育者。儿童从两岁到六七岁,从周围环境中和他经常接触的人那里获得大量知识,这些知识好像都砌进了他的心理发展的地基。【强调了早期家庭教育中围绕着孩子的亲人对孩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儿童个性中的精神财富,还有教育家们称之为对知识的渴望、好奇心、探求精神、思维的敏捷性之类的东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从2岁到六七岁时所处的环境如何。【早期教育,尤其是幼儿所处的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精神财富,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强调在家庭中打造阅读环境,建立家庭藏书角,让书籍浸润儿童心灵,在幼儿期就为孩子打造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广阔的智力背景。最强调为儿童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爸爸爱妈妈,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这样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幸福的环境。】526

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不断的提高父母们的教育修养水平。教育学的知识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知晓的。家长学校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设为几个组。【根据学生的年龄把家长进行分组能给家长直接的帮助,让他们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提供一些实际建议。】学前组的课程内容是讲对年龄期的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规律,给父母提供一些实际建议,说明怎样在家庭中为儿童创造一个应有的环境。【无论是学校还是妇幼保健站,都应该把这样的事情坚持做下去。这样全社会就能够共同完成达到一个幸福完整人的任务。这样我们的教育是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下进行。】527

在学前儿童面前要揭示自然界、劳动、艺术、人的互相关系等构成的多彩的世界,逐步的激发儿童认知愿望。要让儿童通过认识各种现象来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求知欲。同时要特别注意在其互相联系中发展思维和言语。【引导孩子在周围世界中去观察和认识各种事物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观察来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527

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他们关于周围世界、关于他们不懂问题所提的那些问题:儿童关于不懂的东西提出的问题越多,他的认识愿望的发展就越有利。【现实生活中因为,我们没有广阔的智力背景,不能够回答儿童们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而对他们的这种不厌其烦的提问充满了反感。因为缺乏耐心,家长也不会很好的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527

为了教育儿童,书籍在家庭的精神生活中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父亲和母亲应该多读书,多思考,以便满足和发展儿童的求知欲。让父母参观教育书记和科学读物的展示台,让他们模仿着在家庭中建立藏书架。家庭图书中要有关于自然现象的书,关于遥远国度的书,关于祖国的书。【家庭藏书的种类一定要丰富,以便孩子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愿意专研的部分。】

建议每个家庭里都过“书籍节”。到这一天家长们给儿童买一批小小的藏书,在别的节日里也给孩子们买书。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儿童就会热爱它们。【现在家校可以联合开展一些朗读活动或者是共读活动,孩子、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这将极大调动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528

在学前组的活动中,关于培养儿童将来顺利学习所必须的技能和技巧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应该会读、会写、会画画。528

对于7岁的儿童给他们做健康检查,向家长提出有关饮食制度,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建议。【从最初的引导家长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就可以看出,苏霍姆林斯基是把所有的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不单单关注智力水平的提升,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每年对孩子们的视力、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进行医学检测。不知道我们现在校内的这种检测是否受前苏联的影响】529

之所以重视学前组的教育,是因为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以前的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以后在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道德的、智力的和审美的发展。【学前教育对后期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为后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