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百分百的一天---我在悉尼當志願者

上個週日,我帶着小朋友去當了悉尼馬拉松的志願者。


自從CC來澳洲後我就想着如何能夠幫助CC更加了解澳洲、更好的融入這個國家。最後我想到了帶CC做志願者。

首先,做志願者本身就是澳洲文化的一部分,我之前瞭解到每年大約會有6百萬左右的澳洲人會當志願者,這幾乎是這個國家15歲及以上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希望CC在做志願者的過程中能和本地人近距離的接觸,讓CC有機會感受到這個國家人民的熱情、友好和樂於奉獻的精神。

其次,通過做志願者可以幫助CC提高語言能力,畢竟作爲英語非母語的新移民,語言是橫在CC面前的一座大山。平時我們在家都是說中文,去做志願者可以有機會和本地的澳洲人交談,這也是很好的一種學習機會。

還有就是CC可以在作爲志願者的過程中學習到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還可以提高CC面對突發事件的臨場應變能力。

因爲CC還未成年在讀初中,所以我只能帶着CC從我熟悉的領域去當志願者。我本身在來到澳洲以後受到這個全民愛運動國家的氛圍影響開始了跑步,於是我就帶CC去做悉尼的跑步活動志願者。

CC第一次做志願者還不到12歲,那是2018年7月的悉尼港10K、5K跑(sydney harbor  run)。這次CC是在水站工作。



水站就是在跑步活動沿途的跑道上設置的給跑步者提供飲用水的站點,水站的志願者在跑步正式開始前2小時就要到達指定的水站報到,之後需要把桌子安排好、把自來水注入幾個接近100升的大塑料桶裏,然後用2、3升的扎壺從大桶中舀水再注入250ml左右的一次性紙杯中待用。一個水站至少會有好幾張2米長的長方形桌子,所有裝好半杯水的一次性紙杯都會被整齊的碼放在桌子上方便跑者跑過的時候取水飲用。在整個跑步活動持續的時間內,水站的志願者需要保證水站有足夠的準備好的水供運動員飲用。

CC在這第一次志願者的工作過程中意外的遇到了來參加跑步的班主任和學校裏的其他老師,我相信這給CC的這次志願者工作憑添了更多的意義。CC也是頭一次近距離的現場看到老人、孩子、父母推着嬰兒車堅持完賽的。雖然我之後沒有問CC有什麼感受,但是回家後再讓CC練琴的時候就容易了很多。估計 CC是感受到了堅持的不易和挑戰自己成功後的喜悅。

CC第二次做志願者是2019年9月的悉尼跑步節(blackmore Sydney running festival),這一次我們還是在水站工作。由於我報名參加了這次的半馬,所以當我跑完半馬後從酒店把CC帶到了水站。由於有了第一次做志願者的經驗,CC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上個週日是CC第三次當志願者,我們照常是凌晨3點半起牀然後到火車站乘車前往市中心(每次大型的跑步活動市中心的賽道都會禁止機動車輛進入,大家一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我送CC凌晨5:15分準時到達指定水站。之後我前往悉尼歌劇院旁我提供志願者服務的賽事獎牌頒發處,我和其他幾個志願者負責給全馬、半馬、10公里的完賽選手頒發獎牌。









CC這次水站的工作時間長達7個小時。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CC看起來精神亢奮、毫無疲倦之態。不過第二天起牀後CC說渾身痠痛。我問CC明年還想去當志願者嗎?CC的回答爽利乾脆:“當然!”。



CC今年滿16歲算是半成年了,接下來我會鼓勵CC在志願者網站上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然後我會陪CC一塊繼續用閒暇時間去做志願者。

將來等CC年滿18歲可以獨立去做志願者的時候,我希望CC能勇敢的走得更遠、積極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

我希望CC通過做志願者打開自己的視野、接觸更廣大的世界、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同時瞭解我們生活的環境、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比如環保志願者會看到生態的惡化程度、援助貧困地區的志願者可以看到地球上還有那麼多捱餓受苦的人們。

希望通過參與這些活動能培養CC成爲一名有愛心、有責任心並找到使命感的地球公民,好好的愛我們生活的世界、認真的過好自己的一生。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我們華人一貫以來大部分人都比較內斂,我相信很多華人家長都收到過老師對孩子的建議:那就是希望孩子勇於在課堂上發言、多多提問。我們華人家庭對各種社會活動的參與度總體來說還是比較低的,當然,這很有可能是語言障礙和民族性格的原因。我希望孩子能學習其他族羣身上的優點,多些關注除了自己和家庭之外的世界,能貢獻多少個人的力量就貢獻一些。無論是時間也好還是個人的專業技能。希望通過孩子們未來的努力能夠更多地改變其他族羣對華人的刻板印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