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從內部的認知開始

今天中午和夥伴們共讀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時,一個夥伴分享了這樣一個教學案例。

她所在的學校是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都有學生的特殊學校,其中有一個在班級裏面非常“特立獨行”的一個學生,他一直我行我素,不管老師付出多少耐心、愛心、包容、理解、接納,他就是不給與迴應。老師的要求在他那裏也是風過無痕,但是在這個學校裏,接觸過他的每一位老師都沒有放棄對他的努力和關注。

他上了學校的職業高中部之後,學校在校內開了一個麪包店,爲學生在就業前提供真實的實習環境,以便能讓學生得到真正的鍛鍊。這個學生進入麪包店開始實習之後,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開始非常認真地學習,對實習工作非常感興趣,負責管理麪包店的經理也非常關注這個學生,經常會提醒他很多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但是他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工作。

一次,這個學生隨便拿起一支筆在記錄本上登錄客戶信息,經理提醒他不能隨便拿一支筆寫客戶的名字,因爲很多人會在意寫自己名字的筆的顏色,但是他沒有聽。還是隨便拿着筆就開始寫。一天他在登錄客戶信息時,遭到了客戶的強烈不滿,最後經理出面才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雖然這個學生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從此之後,每次經理提醒他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時,他都會認真地去執行,不再像以前那樣堅持自己的做法。

聽了這個案例後,我很有觸動,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這個孩子發生了真正的變化?老師的關愛、付出、接納、幫助、理解一直在他身邊啊?可是他並沒有反應。這次爲什麼他自己就開始轉變了呢?或許那是因爲他自己真正意識到了經理對他的提醒是正確的,他自己親身經歷了生活中的真實情況,他纔在心裏真的接受了身邊人的提醒。

其實這個事情本身並不複雜,一個人只有真正相信了,他纔會接受,接受了他纔會改變。想想我們自己就是這樣的,那麼爲什麼在面對學生的時候,我們就始終對此難以輕鬆地全然接受呢?是因爲我們付出了他就得迴應嗎?是因爲我們關注了他就得改變嗎?是因爲我們提醒了他就需要和我的預期保持一致嗎?是因爲我們接納了他,他就需要向我們證明我們的做法是對的嗎?是因爲我們理解了他,他就需要用行動給出反饋嗎?那麼我們的那些關注、付出、愛護、幫助、理解和接納是有條件的嗎?我們是在做一種潛意識中的心裏交換嗎?我們是想要他必須按照我們的想法進行生活嗎?我們覺得他沒有和我們想象的樣子一樣就不對或者是不應該嗎?

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我們自己也一樣。每個特別的人背後一定有他特別的原因和背景,我們在陪伴的過程中是想要改變他們還是隻是做好無條件的陪伴和支持呢?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忽然就感覺自己心裏也輕鬆了好多。曾經讓自己特別放不下的一些事情變得不再讓我焦慮和擔心,一個人的成長最終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們是不能替代的。不管我們認爲哪些需要做,哪些不應該做,那只是從我們自己的經驗出發,是我們自己走過的路得到的感受。沒有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是不能讓一個人必須要接受的。而我們是從過去走過來,我們並不知道未來的樣子,所以就讓孩子在每個當下自己去感受,相信他們會知道自己要怎麼做。一個人不會因爲別人的要求或者提醒真的發生改變,除非他自己意識到他需要改變了。改變是從內在發生變化開始的,我們不要再用特別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與衆不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與衆不同,只是有些人的與衆不同是大衆化,有些人的與衆不同是個性化的,不是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