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街巷》171:風雨滄桑九眼橋

《老成都》(連載)

(作者:張義奇; 攝影:[法]杜滿希提供、馮水木、完璧;編輯:完璧)


【此文作於2009年】

        今天的九眼橋已是一座現代化立體交叉橋,“九眼”沒了,石條、石墩也被鋼筋混凝土所取代,好在它那飽經滄桑、富有歷史感的名字還保留着,總算聊以供人們發思古之幽。

        藝術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而老九眼橋在普通成都人看來則是凝固的歷史。九眼橋始建的年代是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即1593年,由時任四川布政使的餘一龍所督建,與之配套修建的還有一座塔,名日回瀾塔。“橋成,爲洞者九”。顯然,這是九眼橋名稱的來歷,但奇怪的是當時並沒有以此命名,而是稱之爲洪濟橋。橋頭至今還有—條洪濟路即是證明。到了明天啓年間,洪濟橋又更名鎖江橋,大概是因爲錦江氾濫,人們期盼着馴服洶湧不羈的洪水,故而賦予了古橋額外的使命。

        建橋兩百多年後,清乾隆五十二年,四川總督李世傑大修鎖江橋,竣工後將橋更名九眼橋。終於還了古橋與實相符的名稱。清末傅樵村《成都通覽》對此作了明確的說明:“九眼橋,古名洪濟橋,明名鎖江橋,九洞,長四十丈,寬四丈,高三丈。乾隆五十三年始改名九眼橋,石欄,拱背型大橋也。

        1991年冬,拆除九眼橋時,我專程騎自行車去與這座我從不熟悉的古橋道別。眼見它被拆得七零八落,石條、石墩像是被抖散的骨架散落在淺水中,我的心頓時如針刺般一陣疼痛。我感覺一段歷史被隱去了。古九眼橋啊,它已經在風雨錦江上屹立了近五個世紀,經歷了多少歷史的興衰與世事的滄桑。

        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西,有一天,張獻忠登上了回瀾塔,舉目一望,他的皇宮承天殿盡收眼底;再一看腳下這座氣勢恢宏,形如彎弓的鎖江橋,頓時使他抽了口涼氣:這塔好比是支箭,而橋不就是一張巨大的弓嗎?這還了得!立即叫人把箭給折了!《蜀碧》記載了這則軼事:“成都鎖江橋畔,有回瀾塔,登其上,見內城宮殿,語從官雲: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天殿。遂命毀之。”然而歷史還是給張獻忠開了個天大的玩笑,1646年,大西軍在敗退至西充縣鳳凰山時,被清軍肅親王豪格一箭穿心而亡。幸運的是,張獻忠只叫人折了“箭”而沒毀了“弓",否則,後世就不再有九眼橋這個名稱了。 

        九眼橋見證的歷史事件實在太多;傷心的,高興的;喜劇的,悲劇的;興旺的,衰敗的等等,它都經歷了。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古老的九眼橋最後一次見證了新時代的來臨。改革開放之初,學習之風大興,人人思進取,個個講讀書,九眼橋也應運而自發形成了熱鬧的舊書市場。每當入夜,橋上昏黃的路燈下,人聲鼎沸,人頭攢動,賣書的買書的臉上都帶着各自的滿足感。  

        錦江東流,古老九眼橋已融入歷史的河流,但它作爲過去時代的見證,卻依然會爲後世的成都人提供或深邃的思索或溫馨的記憶。

      (下篇:《彎弓搭箭九眼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