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奴隶制的距离|《脑机接口》

《第三层大脑―脑机接口破解人类进化密码》没有阅读门槛,用来了解脑机接口(后文简称脑机)和现阶段的脑科学知识还可以。本文包含笔记总结和自己的想法,后文主要说下三点:脑机的底层原理和用处、脑机带来的启发和延伸思考、脑机带来的伦理问题。

*插一句:作者和编辑下次能不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举的例子?说到脑机的诱人用处,作者不是想到吃巧克力就是上床,即显得笔者特别饥渴,又让读者觉得脑机也不过如此没什么不可替代的本事,极大降低了论述的可信度,而且还重复出现了三次。

脑机的底层原理和用处

简单来说,大脑是人类的处理中心,如果大脑有自主意识,它可能觉得自己正在驾驶血肉做的高达。大脑的工作分三步骤:接收身体各处传来的信号、处理这些信号并做出决策、再将执行信息发送给身体。而脑机要做的是突破的是大脑信息收发的功能。

大脑信息的收发、执行都局限在肉体内,大脑能够直接交流的对象只有肉体本身。人类对自身的控制和互相之间的交流都依赖于各器官和体内的化学反应,信息的传递最少要隔着一具肉体,这使得人类信息的传递效率低下。而脑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破译大脑收发信号的机制,先做到观测和理解大脑收发的信号,并了解这些信号作用的机制。一旦这些信号完成解码,大脑就变得可理解,那么对脑信号的影响和控制就变得可能。

走通信息通道后,大脑就能够突破身体的限制,通过脑机收发脑信号来直接和身体之外的其他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影响和操控某些对象。这里的对象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其它生命体或者其他大脑。

有趣的是,脑机的应用其实并不遥远,它的作用范围很广泛,很生活化,比如有些人造耳蜗就是一种脑机。未来,脑机还能够用来调节睡眠、治疗精神疾病、帮助中风和瘫痪的病人重新控制身体。这只是脑机的基础应用——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大脑和身体。而根据书中的脑机发展金字塔,脑机的重点是人类大脑互联诞生超人类的群体智慧,到达人类脑力的奇点,迈向新未来。


脑机带来的启发

1)智力和创造力是张网络

人的智力和理解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来拓展,来强化,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联系。能力不是取决于人脑能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能不能把这些知识点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网络。网状结构的优点是,当你调用其中一个知识点的时只要从它出发,就能把整张网络上附着的知识都拎起来用。

2)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脑机的研发需要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生物科学等多个学科协作,因此需要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发人员。其中一个小细节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讲的是打羽毛球的人在经过训练后会产生球感,达到一种人拍合一的境界。生物学用“近体空间"理论来解释“球感”,认为大脑经过训练后会把身体附近的空间也当做身体,扩展了身体的概念。大脑把球拍当作身体的一部分,经过训练后学会了控制“身体”。

有趣的是控制理论会用传递函数的方法去解释“球感”,认为大脑经过训练学会了一种隔山打牛的控制法,控制手臂挥舞球拍去接球。始终把人作为一个执行机构,而把球拍当做人和球之间的一个传递函数。

不同的学科解释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角度,反映的是不同的思考路径。这就像是从不同角度观察一颗杨桃,如果有不同的视角,你能看到五角星也能看到椭圆形,杨桃并没有改变,是你对杨桃的理解更全面了。

3)重新理解时间

说到脑机与机器的关联,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脑机能够让人用意念控制机器。但我想,脑机或许也能让我们理解机器,甚至重新理解时间。

进入电气时代后,机器已经能够完成许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和人类相比,当前的机器并不存在智能上的优势,但它足够快。秒对人类来说是个小单位,但对机器而言是天文单位,1s的时间也足够廉价低性能的芯片动作千万次。如果机器有意识,那么它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和概念和人类会完全不同。

时间是现实世界的第四维度,对人类来说,时间均匀、稳定,它存在于我们大脑之中如呼吸一样自然而不被察觉。但回顾人类文明,我们的诸多思考和对事物公理的认知都与时间相关,如果我们能够侵入机器的“大脑”,尝试用机器的方式去看待时间、理解时间,那会是多么奇妙的体验,又会诞生什么样的新东西呢。(不过散热和营养问题要处理好)

脑机带来的伦理问题

书中多次提到,技术的进步往往走在理论前面,因此脑机离我们并不远,那将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确实,不懂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并不妨碍人们造船。但这种叙事掩盖了技术进步残酷的一面,它会给人类带来便利,也可能会给人带来伤害。技术的应用走在理论前面,那么负面影响也会走在应对措施之前。

科技行业从业者常用的叙事方式是和思维方式和行业的运转规则直接挂钩的。为了开展一项研究,从业者会把重点放在该技术的优势、应用场景上。先推广新技术使其落地,尽量规避其缺点。有时,为了降低受众的担忧或表现开发人员考虑周全,研发者会留出一部分篇幅讨论新技术的负面影响,但这里讨论的负面影响一定是可解决的或无关紧要的。

在这套叙事逻辑里,开发者是不会主动往技术的黑暗面深入探索的,因为这与开发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但和电、互联网等过去的“新技术”不同,脑机太贴近人,脑机技术越是发达,不正当使用它的危害就越大。每当在文中看到利用脑机,我们可以控制大脑做这个做那个时,我都感到忧心忡忡。当你可以通过外部手段操控你的大脑时,你怎么保障这份控制权始终窝在自己手上呢?你能控制意味着别人也能控制,他人有一万种方式让你“自愿”移交权限。比如,眼动设备能够检测你的专注度,那如果公司用这种技术监管员工的专注度,只有高专注度的时间才算工时呢?再比如有些脑机设备可以屏蔽外部一切信号,让你专注当前的工作,如果某些公司或互联网巨头以此为由,申请你的脑机权限,读取和调用你的脑数据呢?那时,人类将是真正意义上的“赤裸裸”,和互联网时代的透明人不同,那时人类从情感到思维都将是透明的,外部世界对个人的入侵将会达到思维级别。人类不能等到那时才发现这件事:肉身对于大脑来说,是桎梏也是保护。

那么如何解决脑机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呢?作者在书中最后一章探讨了伦理问题,想法大致是:

1.通过立法保护和社会规范约束脑机的负面影响;

2.牺牲(是牺牲不是让渡)个人的一点点自由,换取全人类的进步。人人脑互联的终极未来很可能是下一轮生命进化的起点。

3.积极调整自我的伦理框架,把拥有脑机的未来囊括、包容进自我框架内。

既然书中提到我们考虑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问题推向边界,那我想对以上几点提出一个问题,脑机的奇点到来时,我们离奴隶制还有多远?

首先,法律法规只能约束遵纪守法的人,而一旦法外狂徒利用脑机作恶,那后果可能是超乎我们想象力的。其次,如果恐龙能说话,它们可能并不觉得生命迈向新一轮进化是什么好事。最后,群体的繁荣可能导致更多个体陷入更糟更贫乏的状况。书中在解释群体共享大脑的优势时用了蚁群的例子,但蚂蚁社会中绝大多数都是工蚁,这真是耐人寻味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我相信脑机技术的奇点一定会来,比起它何时来,它怎么来,以多大代价换来才是更要紧的问题。是像小说《蚁群》一样,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两千万人死亡地来?还是运用人类的一部分智慧去执行一个无害化的、更可控的软着陆?我们推演到极端,是为了预防极端情况真的到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