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维度的设计要则《项目化学习设计》夏雪梅148--151

母语项目化学习在具体设计时同时要遵循六个维度,体现学科项目化学习双线并进的特征——一方面要指向母语学科的关键概念或能力,另一方面指向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究与问题解决、合作等重要的跨学科素养。148

可以采用的形式和类型是丰富多样的,比如通过阅读一系列图书对一位作家进行研究;阅读某个地区或时期的传说、民间故事,从而对那个地区或时期有更深刻的理解;讨论科学家的传记或报纸上的文章,为科学调研做铺垫。

塔明和格兰特的观点,任何学校在语言领域运用项目化学习时,都需要克服如下挑战:第一,教室不再由教师掌控。第二,教师需要更加容忍和灵活;第三,项目的主要主题和内容对教师来说是更加不熟悉的,因此,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候应该特别小心。第四,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更加关注内容而不是形式,因为他们依据交流的需求来建构知识,而不仅仅是语法的运用149一个贯穿整个母语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宗旨是语文的学习同时设计语文内容的学习和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148

1.核心知识

母语项目化学习中的核心知识往往包括两类概念,一类是语言学科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和能力,比如人物描写、风格、创造性复述、总结等。另一类与学科所处的生活,世界人生有关的概念,比如友情、聪明、宽容等。这类概念不能单独使用,它们要和语文学科的关键概念和能力搭配使用,才能确保语文学科的本质。149

2.驱动性问题

母语项目化学习中的本质问题可以是和语文阅读、写作技能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才能让文章具有吸引力?““现代文学意味着什么?”;也可以是和主题相关的问题,比如“聪明是可以学习的吗?”“存在真正的友谊吗?”一起来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趣。

3.高阶认知

在母语学科中运动比较多的认知策略有:创建、调研、系统分析。问题解决、决策和实验等策略运用的比较少。150

4.学习实践

在学习实践中,母语项目化学习涉及比较多的探究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和审美实践,也可以和媒体制作、戏剧创作结合起来,如社会实践中的沟通和交流部分与母语本身的听、说、读、写有很强的一致性。技术上实践将在母语项目化学习中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如演示文稿与视频的制作、在线日记的记录与分享等。

语言学习不允许现在原课堂还应密切关注学校的图书馆或传媒中心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高科技与更广阔的世界紧密相连:学生不仅通过纸质媒介来进行研究与交流沟通,还通过全球性的电子网络来获取浩瀚的多媒体学习资源。151

5.公开成果

成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包括视觉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三个方面。母语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尤其鼓励和倡导包括非连续文本,信息类,研究类文本等的创作与报告。

项目化学习成果的传播和公开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如公开的论坛,演讲,辩论答辩,借助公众媒体,如微信的传播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倡导学生运用评价量规对同伴的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引导学生对他人给出的评论进行反思和修订,这将深化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入理解,运用和迁移。

6.全程评价

母语项目化学习的评价要指向语文的核心知识和整个知识网络,每个学生都要接受单元性的纸笔检查和过程中的练习、巩固提升、也会有最终成果的写作任务。不管是过程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母语项目化学习的评价都要对学生的探究性实践和社会性实践进行评价。15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