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因为你,此生值得”

有这样一对夫妻。妻子在结婚前从来都没下过厨房,结婚后不得不开火做饭,于是她就买来一堆做菜的书,潜心研究,但怎么也不开窍,常常这边锅里的油已经冒烟了,她手里还抱着菜谱,不停地纠结,到底是先放葱花还是先放肉呢,哎,真的太难了!

丈夫更是五谷不分,有一次,妻子让他去买一根白萝卜,他问妻子:白萝卜长什么样?妻子告诉他:白白的,长长的,直直的。丈夫说:知道啦!几分钟后,丈夫兴冲冲地回来了,手里果然提着一根“白白的,长长的,直直的”东西,妻子一看,咳,这买回来的哪是白萝卜啊,分明是一根大白藕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或许在我们常人看来,这还真有点不可思议,这两口子天天是怎么过日子的呢。然而,就是这样一对生活小白,居然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27年。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君生我未生》,讲的就是这对夫妻的故事。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还以为是一部言情小说,压根就没有兴趣打开它。直到今年春节前几天,我才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想着随手翻一翻得了。这一翻不要紧,我发现这竟是一本被书名耽误的好书!

故事里的丈夫名字叫杨南生,他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是我国固体火箭事业的开创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妻子叫张严平,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新华社记者,写过很多有名的通讯报道,比如有一篇叫《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讲述的是邮差王顺友的故事,王顺友曾荣获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1955年当张严平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军营里的时候,杨南生已经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毕业回国了,两个人年龄差距有点大,相差了34岁,所以书名才叫《君生我未生》。看似怎么也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人,就这么神奇地相遇了。这本书讲述正是这对老夫少妻之间浓烈且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张严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做记者。1984年两会期间,张严平被派去采访陕西人大代表团,杨南生正好是她要采访的对象之一。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缘。就在这个时候,爱情悄悄地降临在两个人的身上。此后的两年,两个人常常写信,对彼此的感情也越来越强烈。1986年,他们突破世俗的眼光和层层阻挠,终于结为夫妻,并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将近30年。

这的确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但写的又不仅仅是爱情,同时它也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灵魂、关于成长的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这是一本很有营养的书,一是张严平文笔非常好,她的文字很有力量。二是这本书会给到我们一些很重要的启发。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最打动的地方,就是张严平从杨南生那里收到了两份爱的礼物——一份是包容,一份是成长。

(一)第一份爱的礼物——“包容”

两人结婚后,杨南生经常对张严平说:“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用改变。”他说自己就爱原味儿的张严平。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张严平头上扎个头巾,身上系个围裙,正在厨房做饭,没有一点女主人的样子,客人还认为她是杨南生的小保姆。客人走后,张严平非常沮丧,觉得自己给丈夫丢脸了,杨南生安慰她说:“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就喜欢你这种没有女主人样子的样子。不用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

张严平常常惭愧自己各方面都很差,身上的缺点也很多,杨南生会包容地对她说:“爱一个人就是爱他(她)的整个人,包括他(她)的优点,也当然包括他(她)的缺点。一个人的优点、缺点总是相互的,把缺点消灭了,优点也就不存在了,有些特别的缺点后面一定有特别的优点。”

杨南生对张严平的包容体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我在想,为什么杨南生能做到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另一半,而我们普通人却做不到呢?原因就在于杨南生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个怎么解释呢?佛家有句话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意思是说自己内在什么都不缺,所以不需要向外求。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自身越是有缺陷,就越是苛求完美的另一半,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杨南生这个人。杨南生1921年出生在缅甸仰光的一个福建籍华侨家庭,他的父亲与母亲年轻时曾一同赴日本留学。后来,父亲回国后在北平图书馆工作,同时在清华大学担任日语老师。母亲出生于名门望族,家族人才辈出,杨南生的两个舅舅也很知名,大舅舅萨本铁是化学家,二舅舅萨本栋是物理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校长。得益于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杨南生兄妹四个都非常优秀,要么成了顶级科学家,要么是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的教授,要么是中科院研究员。可以说,家庭是杨南生得以健康成长的乐园。

杨南生在18岁那年考上了西南联大。我们知道,西南联大是中国最传奇的大学,虽然她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的8年时间,却诞生了172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和2位诺贝尔奖得主。西南联大在杨南生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他日后所从事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杨南生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英生,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博士毕业后,他果断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为他热爱的国家和事业奉献了一生。出于工作保密的需要,他隐姓埋名,扎根深山老林,率领年轻的固体火箭科研队伍,在一张白纸上创造了中国固体火箭的传奇,为中国的固体火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没有杨南生,中国的固体火箭至少要在黑暗中多摸索六七年。”

尽管对国家贡献如此巨大,但杨南生一生都很清贫,生活非常艰苦,直到和张严平结婚之前,他一直居住在一个50平的小房子里,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虽然物质世界十分贫乏,但他的精神世界是非常丰盈的,他热爱音乐和艺术,当他被人诬告,遭遇不公时,他常常听贝多芬、莫扎特、肖邦,音乐滋养着他的心灵,给了他一种穿越痛苦的真挚的生命力。同时,杨南生也很爱读书写笔记,书籍为他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由于年龄差距的原因,杨南生非常珍惜与妻子在一起的每一天,甚至在刚结婚不久就写好了遗嘱,做好随时告别的准备。在他们结婚的27年间,他把张严平当成孩子一样呵护,称她为“小平平”。他还亲手给张严平刻了一个四毛的图章,因为张严平喜欢三毛,用“四毛”当自己的笔名。

在这段婚姻里面,杨南生用他宽大的胸怀和高贵的灵魂,始终让自己的妻子沐浴在春风、阳光和温暖之中。张严平在书中写道:“你给予我的爱,是沉淀了你一生生命的内涵与光华。”

与杨南生在一起的那些年,张严平每天都觉得自己拥有全世界一样幸福。在张严平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包容”两个字价值千万。杨南生与张严平的爱情故事给到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在生活中,对方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要全然接纳一个完整的对方,而不要试图去改变另一半,也不要苛求对方是一个完美的人。尤其当面临分歧的时候,先不要着急责怪对方,而是想想能不能接纳分歧,如果不能,先要反思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自己是不是在向外求索。

(二)第二份爱的礼物——“成长”

杨南生以他丰富的阅历和高贵的品格,用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和影响着张严平。张严平说,她把杨南生给予她对人生、生命的理解都投入到她采访的人物中,从他们身上发现点点滴滴的精神的光芒,用文字塑造了许许多多人物的光辉形象,在事业上达到新的高度。张严平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新闻大奖,比如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

杨南生对张严平说:“如果我能陪你一生,你永远不用长大。”然而,2013年3月5日这一天,杨南生口中的小平平却不得不长大了。

就在这一天,92岁高龄的杨南生因病逝世,这对张严平来说,是她人生遭遇的重大打击。她一直都走不出失去爱人的伤痛,甚至一度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见任何人,她经常失眠,而且重度抑郁。直到后来,她用日记的形式和丈夫对话,重新与丈夫建立起爱的连接。7年时间,她一共写了76本日记,她觉得丈夫并没有走远,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来陪伴她。痛苦与孤独,让她重新认识世界,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音乐与书籍,曾经陪伴杨南生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如今也成了张严平最好的伙伴,是它们填补了丈夫走后的空白。每当难过的时候,她就一头扎进丈夫留给她的那片音乐世界,在这些音乐中,她慢慢听懂了丈夫灵魂的声音。同时,她还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来治愈内心的伤痛。虽然丈夫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依旧引领着张严平的成长。

后来,张严平跟随《杨南生传》的作者,寻着杨南生生前留下生命足迹的地方,重温了丈夫走过的每一片土地,她更加理解了丈夫淡泊的名利观与高贵的灵魂。

起初,她一直为丈夫抱不平,杨南生作为中国固体火箭事业的领军人物,“两弹一勋”和院士名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而丈夫所有的功劳都记到了别人的头上,成了别人的陪衬,她觉得这个世界对杨南生太不公了。后来她终于明白,自己是记者,而杨南生是学者。记者觉得功劳大,水平高,不当功勋院士很冤枉。而学者认为,争功勋院士有失人格。杨南生一生追求科学真理,却不稀罕什么功勋院士。杨南生认为种树比摘果子更有意义,而且他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在于他取得了什么。”

张严平说,在杨南生精神世界的刻度下,她看出了自己的浅薄与渺小。正是丈夫的引领让她的精神成长,不再被世俗的名利观所羁绊。

张严平在这段婚姻里面得到了爱的滋养,终于从一棵柔弱的小草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张严平说:“因为有他,我相信人间是美好的;因为有他,我相信这个世界存在高尚;因为有他,我懂得了爱情。他保护了我对这个世界、对生命和人性全部的信任与信念。在他的天空下,我像一只小鸟,虽然卑微,却活得自由烂漫。”

书里有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爱情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你送给我的那些礼物,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与合照,而是你留在我身上,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改变。因为有爱,我每天都在向快乐的方向成长,成为一个灵魂更加美好的人。”我想,这才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1986年,当杨南生和张严平结婚的时候,大部分人并不看好这段婚姻,有人说这女的脑子肯定是进水了,还有人说是她是图那老头的钱财,甚至连张严平的父母也要跟她断绝关系。然而,36年后的今天,这份真挚的爱情却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什么是最理想的爱情?我想它与年龄无关,与物质无关,与门当户对无关,而是你愿不愿意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的另一半说:“因为你,此生值得!”

是啊,“因为你,此生值得!”张严平把这句话作为整本书的结尾,忠心希望你也能在爱情的滋养下,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