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手繪by馮琪軒


如果不是爲了搞研究,這個問題可以想得簡單點。

首先,我認爲心理問題是人內在的麻煩,在系統式家庭療法等很多取向,也都保持着這個觀點。

當“問題”變成“麻煩”,就會看到根源的簡單屬性,概括一個詞就是“衝突”,一些心理諮詢流派稱爲“矛盾”。

其次,是需要嘗試着用立體的邏輯思考問題。

日常生活中,着急上班卻錯過了本該坐上去的公交、地鐵被稱爲麻煩。這裏面的衝突來自個人期待和現實情況,一些努力趕車的人還會感受到無力感。

用這個思路去思考心理問題,也適用,是立體邏輯思考方式的一種。


以常見的“抑鬱”爲例。


抑鬱常帶着對自我的攻擊,這是第一個衝突。

人有自我保護的天性,那些衝破自我天性的人,我們稱爲先烈和超級英雄。與抑鬱不同的事,不管是先烈還是超級英雄,我們看到他們在犧牲自己的同時,有敵人,也有想保護、拯救的人,或者抱着一個超越個人利益的信念。而抑鬱者在對自己的攻擊中,在超級強大的超我面前,沒有保護、拯救的具體目標,也可以歸結爲是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拯救者、被拯救者、迫害者是一個平衡的人際三角關係,而在抑鬱者心中,只有兩個角色,就是自己和其他人。而他們又都很善良,在必須要攻擊誰的選項中,選擇了攻擊自己。


抑鬱的攻擊方向本身是第二個衝突。

抑鬱的攻擊有兩個錯位,一個是時間錯位,一個是目標錯位。

比如失去親人後沒及時表達哀悼,卻把這種行爲冠以“冷血”等特殊意義內化,轉而攻擊自己。

人的心理變化非常複雜過程,不同的模式觸發了不同的行爲。在《海邊的曼徹斯特》裏,帕特里克在剛失去父親時顯得很平靜,但在之後的某個普通的生活瞬間,卻觸發了哀悼父親的開關,不能自已的悲痛;而他的叔叔,李在因自己失誤痛失孩子後,一直不能原諒自己,讓自己在苟延殘喘的狀態中生活。

兩個人的行爲雖然看起來低落,但不會抑鬱。帕特里克在哀悼過父親後,繼續新的生活;李只是讓自己的人生前進的很慢,哪怕前妻告訴他該“往前走”時,也不爲之所動。

他們選擇的生活和自己的期待是一致的,哪怕在別人看來是錯誤的,也沒關係。而如果他們爲了迎合周圍人的價值觀調整自己的情緒節奏,則會抑鬱。


抑鬱還伴有潛意識與意識等相關維度的衝突,這是第三個衝突。

不同流派的關注點不一樣會有區分,用潛意識和意識做說明比較通俗易懂。

如果一個人認爲自己喜歡陰雨天,在陰雨天的時候開心,哪怕別人表現出不理解,這個人也不會因此抑鬱。相反,如果一個人在陰雨天時開心,並且又極容易被周圍人影響,覺得自己不應該在陰雨天時開心,甚至還會因此反思,爲什麼自己會在陰雨天時開心。只是這種反思欠缺辯證立場,以攻擊自我爲目的,安全性不足。

一系列行動,讓自己的潛意識和意識光明正大的打起來,很容易引起抑鬱情緒。


與抑鬱有關的衝突有很多方面,時間有限僅列出三條示意,想表達的觀點是:

心理問題的根源沒那麼複雜,找到情緒、情感和認知中的矛盾或衝突點即可,只是修正、疏通的過程很複雜。


就像把一個管米飯叫“米飯”的成年中國人,空投到管米飯叫“rice”的純英語體系的國家,卻意識不到環境變了,並希望他們能立即跟着自己管“米飯”叫“米飯”。

個人的自我成長或心理諮詢師的角色,相當於翻譯和老師,不是簡單的改變,而是幫助那個人學會適應新的環境。

(本文原創,如非授權,請勿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