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种“变”:知能水平抽象程度扶放程度98--101

进阶理论告诉我们,对大概念的理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学校场景下,我们主要讨论大概念发展的逆向过程,因为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概念,通过具体案组健构大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大概念的。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哈伦说的大概念学习进阶的基本逻辑,他认为每阶段的大概念要与学生拥有的具体经验相关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需要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因素,思考也应该越来越细致。(哈伦,2016)可见,学习进阶中大概念是不变的,变的是知能(“知职与技能”的简称)水平,学习越久,积累的知识技能越多越精确,对大概的理解就越深入;变的是抽象程度,学习越久,案例越丰富,支持的大概念的抽象程度就越高;变的是扶放程度,学习越久,教师的扶就可以越少,越可以放手止学生自己完成。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知能水平、抽象程度,扶放程度为三个进阶变量。

(1)变的是知能水平

大概念不变,但是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累积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所理解的大概念也是会有区别。

(2)变的是抽象程度

大概念不变,但抽象程度不同。一方面体现在知能支持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关于物质的构成的知识和技能也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抽象的程度也有所不同,越小的孩子理解的大概念与生活经验越为接近,而越大的孩子则越可能抽象的理解远离生活经验的现象。

(3)变的是扶放程度

大概念不变,但是提供的支架或脚手架不同或者是说是扶放程度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