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情緒來去而非壓抑

孩子的責任感開始於父母的態度和教育方式。態度包括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教育方式包括向孩子示範處理情緒的可接受的方法的能力。

要達到這兩個要求,有相當大的挑戰。我們自己的父母和老師沒有讓我們充分準備好如何處理感情問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強烈的情緒,當他們遇到孩子的強烈情感爆發時,他們的方法是拒絕、否認、壓制,或者美化,他們會使用一些沒有幫助的斷語:

否定:你並不是真的像你說的那麼想的,你知道你愛你的弟弟。

否認:問題不在你,你只是這一天很倒黴,心情不好罷了。

壓制:如果你再說一次“恨”這個字,我會狠狠揍你一頓。好孩子不會感覺到恨的。

美化:你並不真的恨你姐姐,可能你不喜歡她,在我們的家庭裏,我們沒有恨,只有愛。

這樣的話沒有意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情感就像一條河流,是無法阻止的。強烈的情感就像黃河之水滔滔不絕,不能被否定,無法講道理,也不能不切實際地空談。

試圖忽略這些情感就會導致災難,它們必須得到承認,它們的力量必須得到認可,必須重視它們,要機智地轉移它們的方向。通過這樣的疏導,強烈的感情可能會成爲我們生活的興奮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輕鬆和歡樂。

這些都是崇高的目標,但是問題依然存在: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在理想的目標和日常的實踐中間搭起一座橋樑呢?我們該從何處着手呢?

答案似乎存在於制定一個結合了長期和短期努力的計劃。首先,我們必須有這樣的認識:品質教育取決於我們和孩子的關係,品質特徵無法通過語言傳輸,而必須通過行動來傳達。

長期計劃的第一步是要關心孩子的想法和情緒,不要針對他們的行爲、他們外表的服從或者反抗做出反應,而要對引起這個行爲的真實想法做出迴應。

我們如何能夠意識到孩子的所想、所感呢?孩子會給我們提供線索。他們的情緒會通過他們的言辭、語氣、手勢、姿態流露出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我們心裏的座右銘是:讓我理解,讓我表現出我的理解,讓我在用詞上不要表現出批評和譴責。

當孩子從學校回家時,表現沉默、不活躍、走路拖拉,我們從她的步伐就能看出,她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依照我們的座右銘,我們不應該用批評的話語開始談話,例如:

“你那是什麼臉啊?”

“你怎麼啦?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你這次又幹了什麼?”

“你今天遇到了什麼麻煩?”

既然我們要關心孩子的情緒,我們就應該避免那些只能帶來厭惡的評論,避免那些讓她希望再也不要回家的評論。孩子有權利獲得聲稱愛他們的父母的同情的迴應,而不是嘲笑和諷刺。例如:

“你遇到不開心的事了。”

“今天你不是很順利。”

“看起來你今天過得很不愉快。”

“有人讓你不高興了。”

比起那些“出什麼事了”“你怎麼啦”“發生了什麼事”的問句,以上的陳述句要更可取。問句表達的是好奇,陳述句則傳達同情。不過即使是父母充滿同情的話語也不能馬上改變孩子的壞情緒,孩子需要時間來吸收父母理解的話語中所表達的愛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