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孩子爲什麼壓力這麼大(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會義不容辭地守護孩子的成長,但教養這件事情,有時候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我們是孩子呱呱落地之後最先認識的人,孩子接觸世界的窗口和視角由我們帶來,孩子的發展始終與家庭緊密相連。但實際上,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承擔着非常沉重的育兒壓力。

和以前的孩子相比,新一代的孩子擁有更多的機會。他們的資源更多,看到的世界更廣,所接觸的社會變化更大,面對的競爭更激烈,會遇到更多不確定因素,以至於新一代的孩子面臨着自驅力越來越弱、人生目標越來越模糊的新危機。

新一代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爲24.6%,其中輕度抑鬱17.2%,重度抑鬱7.4%。隨着學生年級的升高,抑鬱和重度抑鬱也呈上升趨勢:小學階段,重度抑鬱的檢出率在1.9%~3.3%;初中階段,重度抑鬱的檢出率在7.6%~8.6%;高中階段,重度抑鬱的檢出率在10.9%~12.6%。

接下來我們會嘗試分析一下孩子身上常見的四種壓力,這些壓力可能來自孩子的父母、其他長輩、學校以及社會。提前瞭解這些,我們才能重新思考如何從零開始去孵化孩子的自驅力,讓孩子在未來的千變萬化中,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最終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直掛雲帆濟滄海。

無法從周圍獲得足夠的信任。

社會上時常會出現一個觀點:孩子不管不行,不盯不行。傳統教育觀點認爲孩子必須得受教,成年人有義務教導孩子,孩子也有義務好好聽話。因此,當在教養中遇到問題時,成年人的傳統做法便是說教。很多父母會跟孩子說很多的道理,並且用成人世界的法則來要求孩子。當父母認爲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雨時,甚至會人爲地製造很多的挫折去打壓孩子。

實質上,這些做法都指向一個本質:成年人並不相信孩子有成長的內在動力。比起相信每個人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習慣打壓孩子的成年人會更傾向於認爲孩子是懶惰的、沒有動力的,也會更傾向於認爲成長和學習的過程是不愉快的、反人性的,所以成人必須採取各種各樣的外在措施,才能保證孩子不偏離既定軌道,按照成人世界的規則來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充斥着太多的外部管控措施,比如獎勵、懲罰、成績排名、統計數據,以此來判斷一個孩子的發展狀況是否可控。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意義,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外部管控措施的過分強調實際上會減弱孩子的內在動力,讓孩子缺乏前進和成長的內在願望。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4歲的孩子正開心地與她所有的玩偶玩耍,並告訴你她所有玩偶的名字、外觀、性格,邀請你和她的玩偶玩“過家家”。這個時候,你卻提出一個建議:如果孩子能夠把玩偶按照大小順序來進行排列,就獎勵孩子一個棒棒糖。

這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你會發現孩子最初的那種純粹的、不帶任何目的的遊戲狀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爲了贏得一個棒棒糖,孩子開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停止想玩“過家家”的念頭,讓自己按照成人的要求進行表演。在這個過程中,便是成人用一個棒棒糖操控了孩子的行爲,削弱了孩子本身的內在學習狀態,讓孩子本來的沉浸式學習體驗完全消失了。

目前的社會文化中,這樣的情況反覆上演,這和我們接受的一些固有觀念是分不開的。比如傳統觀念會更傾向於素質教育就是在瞎玩,興趣愛好的孵化就是在浪費時間。孩子的所有時間都應該花在背誦、默寫、學語文、學數學、學英語等看起來對考試有利的事情上。如果一個孩子告訴你,他更想去上技校而不是考取一所高中,那就是反叛的、不理性的決定;如果一個孩子告訴你“過家家”是他最喜歡的遊戲,那就是玩物喪志的想法。這些偏見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極其明顯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