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分析》:在文學作品裏討論人性

在文學作品裏,有很多我們不能理解的事情。比如餘華的《活着》,福貴輸光了家產時,家珍的父親把她接回孃家,後來爲什麼她還會帶着孩子回到福貴那破爛的茅草屋?按現代人的理解,她應該跟着他爹,繼續當米鋪的大小姐,喫香喝辣享福不好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不能理解的人與事。比如身邊二婚的同事,大概40歲,她二婚的老婆經常因爲雞毛蒜皮的小事跟他吵架,父母多給妹妹幾節香腸,給妹妹2000塊錢置辦年貨,盤算着父母還有多少錢,少給一點她就開始在朋友圈哭訴,被騙到這家當媳婦,鬧騰着鬧騰着,就鬧掰了。

各種輿論造勢裏,女性的地位顯著提升,似乎大多數女性還沒有意識到一味的索取,並不是得到幸福的方式。兩個人過日子,太過斤斤計較,還有什麼過下去的意義?

最後聽到的消息是,女方因爲男方在她大姨媽的時候沒有關心她,男方生病時晚上痛得哼哼唧唧,女方嫌棄他影響她睡覺導致分手,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於心智成熟的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

我個人主觀因素認爲一個40歲的女人,大姨媽來的疼痛應該不會再讓她矯情地跟老公吵吵鬧鬧,但老公生病,女人應該第一時間送老公去醫院,而不是不管不問,甚至傷口撒鹽地嫌棄他吵到她睡覺。

男人,女人,都是人,婚姻裏感情是相互的,一旦期望太高,就會無盡失望,破裂的感情,分開是結局,難道分開後你遇到另外一個人就會立馬變好?

這些無法理解的矛盾,在小說裏也特別多。他們當時處於的環境讓他們無處可去,無能爲力,無可辯駁,一步一步走入深淵,理所當然,又荒謬至極。

關於近些年女性的地位與意識問題,文學批評家嶽雯在《愛的分析》一書裏提到重新理解女性意識與女性書寫,作者以《82年生的金智英》《使女的故事》兩本書爲基礎,分析女性在社會中的處境,出生與成長環境,生育的壓力,當家庭經濟分工和傳統價值觀念出現分歧,女性會失去一些工作的機會,凡此種種,作者與現實結合,讓我們看到落後的曾經與思想的固化是多麼的可怕,也有時代進步帶給我們的思考。

《愛的分析》是文學批評小書,本書分爲3輯,大體都是對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分析評論。書中有關於《長恨歌》《西南邊》《雲中記》等等文學作品的分析,所以本書適合有文學功底的讀者,如果沒有看過小說原文,單看這本書,會覺得有些雲裏霧裏。

作者以時代爲依據,分析文學作品的人物命運,着眼當下,細緻入微地講解人物感情,在我看來,作者把本書取名爲《愛的分析》,可能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找到現實的存在,人物之間的感情,是關乎愛的本能。 一切研究人性的作品,都是關於愛的書寫。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人性使然,也是社會給予附屬性質決定的。文學作品,尤其是長篇小說,刻畫人物的同時,必定會設定好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證可依,才能讓讀者瞭解人物的行爲是否合理。

《愛的分析》的意義在於給每一個愛好文學的讀者指引一個方向,文學作品,不單是作品裏簡單的感情,還有作者深層次的另一種表達。借用作者文中的一句話:當表現了人應該是怎樣的時候,文學就不再只是鏡子,而是具有了能動性與召喚力——正是由於這一點,文學才成其爲文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