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哥週記:2023.2.24輔導員如何做好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

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社會實踐活動、日常事務管理等等都是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爲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做到用心引領,用愛助航,用情守護,與學生攜手同行,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擺渡人、知心人。


研學理論,成爲“研究型”輔導員。

輔導員充要分認識工作的重要意義,解決“爲什麼做”的困惑,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解決“怎麼做”的困惑,這些都需要理論的支撐。

立德樹人是輔導員工作的中心任務,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老師要深學篤行思想政治理論,結合實際工作,不斷提煉工作經驗,總結工作案例,形成工作範式。

理論學習必不可少,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多,可以從所學專業入手,找到思政教育的切入點,圍繞學生成長的某一方面開展深入而細緻的研究,從課題、普刊論文到核心期刊、專著,要努力在某一領域成爲專家,需要工作經驗積累,也需要不斷思考和覆盤。


深耕事務,成爲“專家型”輔導員。

輔導員的工作千頭萬緒,涵蓋了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價值引領、學科競賽、學風建設、評獎評優、職業發展、創新創業、心理健康、助學勵志、校園文化等等,很多工作佔用了大部分的時間。

如何從繁瑣的事務工作中找到工作規律,找到工作方法,這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能力。

深入學生、瞭解學生,多和學生談心談話,掌握學生髮展規律和成長訴求,用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積極開展工作,既幫助學生處理日常事務,還要在工作中體現思政育人。

日常事務管理處理得好,更能夠展示輔導員的工作成效和職業技能,要通過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學術成果評選、工作案例、精品項目等賽事中不斷提升,以賽促學,也能夠從中提煉自己的工作特色和創新舉措,久久爲功,形成工作品牌。


雲端互動,成爲“網絡型”輔導員。

新媒體時代,輔導員要掌握微信、微博等網絡新媒體積極開展網絡思政教育,通過“屏對屏”“鍵對鍵”轉變成“面對面”“心連心”,通過一根網線來解決學生學業迷茫、情感困惑、就業難題、成長疑問等問題,已經成爲輔導員的一項基本功。

輔導員善用網言網語,用接地氣的語言和學生們進行網絡交流和互動,用學生喜歡的網絡形式諸如動畫、視頻、H5等等來把道理講得更加有意義,形成潤物無聲的育人力量,讓學生們願意找輔導員傾訴,讓網絡成爲思政教育的“活水池”。

輔導員撰寫網絡文章、編輯網絡作品,線上線下一體推進思政教育進學生頭腦、進學生心靈,真正走進學生,更好地關注學生成長熱點、難點和焦點,更好地爲學生服務。

輔導員也會形成自己的網絡思政特色,其工作效能也形成正向輻射,影響和帶動所帶學生。


當下,很多高校輔導員的出路有很多,職務晉升、職稱評審、轉崗交流等,務必規劃好、落實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把工作做細做好,育人抓實抓牢,思政成效顯著,學生健康成長,就能夠實現個人更好的職業發展,在輔導員崗位上熠熠閃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