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社:關於道德經4

四、今日所見《道德經》

我們現在市場上能買到的《道德經》全然不是如上各本,一本都不是。筆者按其特徵分爲:出土本和傳世本。道藏所收藏的《道德經古本篇》是古今參半的版本,後齊盜墓者從項羽小妾墓中盜取,其祖本當與《帛書甲本》同時,但是傅奕根據當時流傳的九個版本進行了校定,而後在唐朝到明朝的流傳中,又多被改動書中訛誤尤甚,其篇次、內容均非古貌,獨有部分文字與帛書同。

今所見《道德經王弼注》本,也非古本,據清錢曾說:在宋朝要想看到王弼古本已經很不容易了。熊克雲說:他得到了一本無上下經之說,無道經、德經之分,也不分章的古本《王弼注》,大體上宋朝的刊印本,追根溯源乃爲晁之所跋“復鏤以傳”之翻刻本。今所見《道德經王弼注》是以明張之像本爲底本,而這個底本又根據清代英武殿藏本校定,並非張之像原本。

今所見《河上公章句》,可謂迷霧重重,河上公註解老子非但司馬遷“不知其所出”,班固也是隻字未提,現存漢代所有典籍中均無此書的隻言片語。最早講這件事的著作是魏代的《高士傳》,河上公是西漢之人,章句之學卻是東漢之事。從南北朝至唐玄宗《御注道德經》期間,以《道德經王弼注》、《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最具影響力。這本書是由道教率先推崇,而後被世人所熟知。

今所見《楚簡老子》《帛書老子》《漢簡老子》,屬於早期傳抄本,按其整理結果可直窺原貌,但是要通讀,需要對先秦古篆、西漢隸書有一定的研究。

就以上版本有兩種讀法:一種是淺嘗輒止的不求甚解讀書法,這種讀法並不拘泥版本,讀任何一種都可以,不做文字功夫,以意會理解貫通思想爲主,也可就一言一句深發體會;另一種是探討究竟的正本清源研究法,這就不得不對這種版本進行比對研究,什麼思想是老子本人的?什麼觀點是後來註疏者的?均需要明確辨析,旨在發展老子道學,傳承老子思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