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入門(十二)——學習經典的方法


文友們都知道經典重要,想學習。同時也害怕燒腦,提到古文就頭痛。一邊心嚮往之,同時畏懼之,遲遲不肯行動,這些都是正常心態。

我學生時代就喜歡古文,不但在課堂上學,而且買課外書自學。進入社會以後更是沒有一天離開儒釋道,因爲我喜歡修行智慧,而這些理論方法都在古文中。雖然如此,我讀過的經典還是很少,大部分應該讀的古文還是沒有讀,太難。即使讀過,也只能領會九牛一毛。

“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追無涯,殆矣”。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我就是其中之一。正因爲知識和真理無有邊際,才使我們有限的人生具有無限可能。

學習經典可借鑑周國平老師的方法,“當成閒書讀,不求甚解”。沒有功利心,無作業壓力,不一定非要寫讀後感,懂了未畢立刻做到。去掉內心各種障礙,毫無掛礙,當成一次探寶活動,享受古文中的思想、文采、節奏、韻律。

陸九淵說:“讀書不必窮索,平易讀之,識其可識者,久將自明,毋恥不知。”

我們今天學習古文經典,有標點符號和註釋,想看誰的註解都可以,想讀哪部經典都能免費得到。這是比古人便利之處。

不利因素是離古文時代太遠,許多字詞句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已經太陌生,幾乎無法體會了。

其實古文早已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和現代文水乳交融,已經難以分離。成語其實就是古文名句典故,我們天天都在應用“之乎者也”。因爲太熟悉,所以感覺不到。

現代書法就是傳統書法,所寫內容幾乎不可脫開儒釋道,唐詩宋詞晉文章。離開經典,書法亦不復存在。所以經典離我們不遠,我們沒有拋棄它。

涉獵經典不必貪多,“少則得,多則惑”。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關羽長年挑燈夜讀《春秋》。我們果真悟透一句,即可顯著改善文風。

古文沒有標點符號和註釋,但是文人可以讀懂,就是因爲古人讀書是真正“讀”書。一定要“讀”出來,朗讀,甚至吟唱,既可揣摩句讀,領會意趣,又可享受音韻之美。

古代書籍極少,即使“學富五車”,也不如現在的小學生。但是古人“知道”則一定“行到”,知行合一功夫比我們好。我們由於知道太多,學問博雜,信息爆炸,所以很難深入。

白話文運動,標點符號的引進,使我們接受知識非常方便,同時也使我們離聖賢大智慧越來越遠。知識會形成所知障,使我們成爲“博學的無知者”。

古文沒有標點,所以必須成百上千次朗讀、抄寫、參悟,無形中修禪定,定久則慧生。古人很容易擁有根本智。

看電影的人借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讀觀點文也是如此,借別人的文字啓發自己思考。

普通人會認爲《易經》《四書五經》是儒家經典,但是蕅益大師註解它們,包括《道德經》,完全與佛經沒有兩樣。在他眼裏,孔子老子都是佛菩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