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代 | 浔阳街巷——女儿街今昔

说明:“浔阳文史”系列发布老一辈九江文史专家们的文章,为的是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更广泛传播。除修订个别标点,适当添加分段和图片外,编者不对文章做更多修改。为尊重原作者,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的公众号“冯晓晖”转发。

本篇选自2020年出版的浔阳文史参考资料丛书《浔阳逸闻》。

陈新代(作者像)

九江城区历史上曾有一座禅寺“景德寺”,据宋赵不拙《景德禅寺记》载,其始建于唐光化三年(900)。

原九江郊区从山川岭到黄土岭这段路称女儿街,现在路名叫人民路,在九江市中也算一条老路了。名称的起源相传是安徽有一女子拒绝嫌贫爱富的父亲要其嫁人的成命,逃到九江这一带沿途乞讨,不食其父派人送来的饭食,最后饿死街头。人们后来将该女子生前乞讨的地方称为“女儿街”。

虽说称“街”,实际上原只是城乡结合部,所居大多数是贫困的人家。最早古代这段范围是九江城南古驿道的一部分,要去南边各乡镇或是去省城都要从此经过。到清末民初,因庐山开发繁华来往人多,当局将驿道拓宽修成马路,民国四、五年间,又发展成通汽车的公路,成为江西的第一条公路。

女儿街在这条公路中具体是个什么状况?借助历史文档来反映它的面貌,民国二十六年(1947) 吴宗慈编印的《庐山续山志稿》,其中在描述“女儿街”该条目说:“居民二十八家,聚居公路两侧,房屋低矮,破瓦颓垣,景象凄侧。”又说:“二十六年二月十四日,一家灶头失火,十二家化为灰烬矣。”女儿街并没有因修通公路而变得富裕繁华起来,居民照旧贫穷还遭灾害。

原文配图

时光像长江水一样流去,转眼到了文革前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个时候女儿街又是什么状况?六十年代距现在有半个世纪,靠年纪大的人回忆很难具体说清,这里有一幅 1965 年 5 月 2 日女儿街的钢笔写生画,画面上直观反映:女儿街两旁的房屋大多为一层,少数两层;多数是板房土瓦,还有一些是土砖茅顶。称之为“街”甚为勉强。曾有一位早年居住在附近的婆婆说,画中右前方那座茅屋中住的是被人们称为“二代寡妇”的人家。一位寡妇带大儿子,儿子结婚后生了一个孙女,不幸寡妇的儿子又去世了,实际上是两位寡妇带着个女孩,这二代女人被人们称为二代寡妇。

女儿街的贫困简陋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大的改观。随着城区的扩大,女儿街已由城郊变成市区。时隔近 50 年,在原写生的地点又拍了一幅照片,画、照对比:茅房瓦屋全都不见踪影,代之而起的是多层楼房、商铺门面。原来那老式木电线杆也被漂亮的带路灯的铁电线杆所代替。陶砖人行道,沙土公路改为平整的柏油路,轿车、摩托、公交车不时穿行其中。现在可以真正称之为女儿“街”了。

原文配图

但是和城区其它主街道相比,女儿街仍显得较为初级,由于是老公路所改造,路面并不宽敞,两旁的店铺也大多只有两层,没有大型商场驻入。市容也有些差强人意,街道上面线网凌空,特别是在照片的中部,数十条缆线乱糟糟扎在一起穿街而过,有品位的街道较为少见。

历史留下来的女儿街仍将前行,今后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将留给关心的人们通过文档来继续给它作记录。

读后记:陈新代老师有很多方面令我特别敬佩,他治学严谨,对九江历史研究颇为精深,又有精湛的电脑技术,PS之类玩的很溜。这把年纪了,他腿脚却好得很,还能跋山涉水考察古墓、栈道。如今人人都能拍照片,有谁能拿起水彩笔、画板、速写本,面对风景、古迹,当场来一幅?陈老师可以的,当年可以,现在还可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