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教育’到‘红尘问道’,问一个‘自强不息’的‘本来’。”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算是我的“启蒙书”之一,了解过我的过去的人大概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小王子》,以及后来我的“枕边书”换成了《培根论人生》、《长短经》。这些都算是从小在意识深处培植的“根”,即在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雏形),这些“教育”扮演着根深蒂固的角色。

那么,《十万个为什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最初,想法很简单,无非是增长“知识”。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因为了解那些知识本身并没有给我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我是说,好像除了“知道”了原因之外,我从未想过:“我为什么要去了解这些知识呢?”

增加“谈资”、为“话题”添色、以此“显得”自己“博学”、“知识”带来的“虚荣”(我以为了我“知道”了,就是我掌握了)、满满的“成就感”、……我思考了很多可能性,但似乎并没有一个(“答案”)能够使我认可。所以,我建议《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应该再增加一条:“为什么要读十万个为什么?”


那么,我当初是出于怎样的“心思”继而翻开这本书呢?好奇心使然。童真嘛。毕竟,在读这本书时,我才上小学三年级。在如此小的年纪,能指望有什么多么重大的原因呢?不过,令我费解的是,当时我确实读完了这本书,而且不止一次地翻开过。关于这一点,我倒是了解一些,无非是对“知识”的巩固,加上当时我的“课外读物”资源有限(没啥课外书看)。也就是说,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消遣。

而且,在小的时候,我所接受的教育是,“书并不需要区分好坏”。毕竟,那时候“强调”更多的还只停留在“开卷有益”的层面。想想看,在那么小的年纪,然后是,那时候的孩子天性,对于“知识的渴求”什么的压根谈不上,甚至,连“去上学”都是抗拒的。基于此种情形,好像愿意翻开书已然是很好的局面了。

当然,也并不排除“老师确实忽略”了。我是说,这一点,可能连老师也没意识到。或者说,老师们并不认为我们会思考得那么“深”。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我想就是:在当时,大家都接触不到这类书(“坏书”)。所以,他们才会忽略这一点吧。


对了,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之前我一直忽略掉了。那就是小时候我还读过另一本书,类似“同年级作文”之类的(书名已经忘了),而之所以我能够知晓这些书也有赖于这本书的推荐。那时候,我还并不知道原来那玩意儿叫“书单”。但“性质”是一样的,也就是类似于“排名前十”的“小学生课外读物”之类的。

所以,先知道它,然后去接触它,继而了解它。这样一来,就都联系起来了。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可能内心深处还潜藏着这样一个“秘密”:害怕缺失的恐惧感远大于收获所带来的满足。

“对错误根源的这种误判,正是我们不断重蹈覆辙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句话最好做个笔记)但是,我想说的是,也有赖于这一点,即我从未想过“为什么”,继而它(阅读)得以养成一种习惯。因为问题从未得到根治,继而它就势必会一直影响到我,影响到我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你不知道,未必它就不起作用。如果它是我们本来的“属性”呢?)。与此同时,内心也在不断求索和接近答案本身。就像我所坚信的:只要一直走下去,不停走下去,总有一天,内心的真实声音会突然响起的。

那么,纵观我的“启蒙教育”,从这件事儿,能够发现几个点呢?我是说,你是否能看得出来,这些“教育”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的“伏笔”都有哪些呢?换句话说,根深蒂固的思维的形成(“教育”是核心的一部分,尤其是主动吸收的部分)。


说说我的发现吧:第一点,当然脱离不开《十万个为什么》,而它所揭露的一个真相在于“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地问题,永远值得我们思考”;第二点,也算是当前文化的一种“趋势”了,即好像做什么事儿都一定是有原因的,即使这个原因我们现在并不知道,但并不妨碍我们对此作出推论(这一点危害性挺大的,很容易导致“无妄之灾”,即好像在说每一个人都是绝对理性的。但你我都应该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第三点,也是总的一点,那就是“因果论”的形成和加剧,即好像任何事物的出现或消失,必然是有原因的,且这个原因是必然存在的。即使,没有直接关联,也并不能阻止我们这样去想(绝大多数理论的原理之一:世界万物是联系的)。

那么,还有什么发现呢?一个是“比较”问题,即排名、书单等类似这种东西的存在(人们总是热衷于这种东西,实际上,它也算是我们难以真正“独立”的症结之一。集体主义的“文化”核心之一,它能加深集体的概念);另一个则是“缺失感”,换句话说就是“损失厌恶效应”,也就是说“人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远远超于面对获得时的快感”(这同样是我们一再“重蹈覆辙”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也是我的一个最大的感悟,那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这句话很深,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人性”和“天性”的发现。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千万不要试图去轻易挑战人性”,至于为什么,很多人想到的是人性的“善恶论”,这着实看似合理,实则它在根源问题上就有问题。我是说,无论是“善论”或“恶论”,我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大多都是通过结果然后去逆推,或者说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中我们心底就已经有了“善恶”,继而它无论是得出“善的”的结论还是“恶的”结论,都不过是“先入为主”之后的“有罪推定”罢了(这本身是很不合理的)。就像一把刀,坏人拿到杀人,医生拿刀救人,善与恶,跟刀没关系,而是在人。


那么,这个“人性”呢?我想说的是,“人类的大脑在历经数万年的进化后已经将维持生存视为第一优先级”。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意志力倦怠时(意志力的调动意味着自制力的强弱,也就是说在面对诱惑时我们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不过这一点我们并未觉察或压根难以意识到。而实际上,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忽略了它的有限,继而容易把一切的源头归结于个人的抵制诱惑的能力,或者说自制性,又或者说意志力薄弱,这是错的),人的“应激模式”便会开启,在这一模式之下,将会导致我们更依赖直觉并易于采取非理性的行动。换句话说就是,它将导致我们更加关注短期结果,进而作出不明智的决定。这就像“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如此一来,你说挑战人性,本身就是在设置“障碍”(挑战的是生理性,或者说生理性的极限。譬如“贤者时间”),无论其结果是什么,都不是真的。可与此同时,它又让彼此付出代价(比如信任,比如受伤,还比如谴责自我,或是怀疑人生)。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啊!


那么,天性呢?完美主义就是一个例子。或者说圆满吧。但其实,圆满就是本来,就是空,就是理所当然,就是毫无挂碍,就是不假思索。故而,它能够破因果,因为问心无愧嘛。问心无愧则不住因果。(但谁说这玩意儿又没问题呢?不过是在自己这儿,它不再是问题罢了。但问题本身的存在呢?)

可是,与此同时,它又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就像“知”然后“行”,在很多人理解“知行合一”之时就喜欢把它们分开论说。换句话说就是用“顺序学说”(前后、左右、重要或次要)的视角去看待它。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行”又是如何“知”它的呢?如果你不“知”,你的“行”又算什么呢?如果它本就不是“知行”在起作用呢?(譬如,我之前有个观点说“语言即思维,思维即边界”,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字中亦有无字的真空啊。那语言的有限就一定会阻碍思维吗?不尽然吧。很可能只是表达的不同呢?又比如,稚童的很多行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我们也不理解,但他们就是这样去做了,这又如何理解呢?)

就像我很喜欢的一段话:“天道无情,故而不以人恶而早夭,不以人善而长寿,其实也无妨,可只是设身处地,想到连自己的姻缘、寿命、福禄等。诸多命数,都尽为他人操控,何其悲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愿为命途多舛而奋发,不愿天生命好而坐享其成,不愿事事皆有死板定数。 不可忘记仍是世间之人,世间生,世间死。”(就像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而生,知道了就不一样吗?或不知道又如何呢?不知道不也还是生了。那什么时候死呢?可知不可知,它又是否会影响你接下来的生呢?或者换句话说,“证明”本身它的可信度有多高呢?自己尚且不知道自己,自己又何从理解天?)


就像我的一个历史观:致学到后面的治学。时代的大人物都在给时代开良药。到后世反而更多的还在于致学阶段,只能想着说继往开来,但这个来迟迟出不来的症结在哪呢?忽略了当前的时代背景。所以,“学”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然后在实践中去完善、补充,继续往前推进,不断探索更多。

而如果只知道按图索骥,很大程度也是作茧自缚呢!知道却并不能改变它,本身而言和不知道又有什么不同呢?就像知识无法运用出来,你说就算你拥有诸多知识和没有知识又有何异?

就像很多道理,之所以有道理,不过恰逢其时罢了。不过是“对”的药,而不是说它本来如此。这里讲的是一个“势成”,然后因势利导的结果。就像很多古书的留存问题,如果它无法发挥其作用,最后大概也只能依赖善心或善学而稀有留存,继而就变成历史只是历史,若都无法在当前时代发扬光大,更别说更进一步了。


说到“天道”,那么,我谈谈自己的“天道感悟”吧:

天道是眷顾自强不息之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人道上讲,损不足奉有余,换句话说就是你越顺的时候就越是你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而越是善学善用就越是擅长和运用得越好。而天道呢,损有余而补不足,你的不足会被慢慢被补足的。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不进行“内耗”(人为因素)的情况下,你所能获得的将会越来越多,不仅你自己能够不断进取,天道也会对你进行补足的。如此一来,你越是进取,就越是得到越多。这也是为什么说,你过得好就会越来越好,尤其是积极反馈越多自己就越是不断进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你知道去哪,世界也会为你让路。”

再就是什么呢?在不可为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因为你知道,天道会慢慢补偿你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放弃,然后不断去进取。这不是“适者生存”的本质,而是作为生存者我们需要思量的问题,即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如此,才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啊!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借助伟人的一句话说就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里说的大家一起奋斗起来!而并非强调“斗争”本身,实质讲的是一个“争”的本来。就像如果本身就安逸,谈何适应呢?但久而久之呢?还能生存下去吗?所以,还是要奋进啊!)


(“知行合一”原文:

爱日:“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日:“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令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送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最后,说个题外话:自律。

自律,是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看到很多人都在强调自律乃自我约束力,讲的是一个自己的问题。其实这已经算是半只脚踏入泥泞了。我是说,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本身的结构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外因是一部分,其生理性是主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几天不睡觉,然后你会犯困,你当然可以通过咖啡、茶等进行物理性反抗,但在摄入这些“因素”的时候身体同样会产生“抗体”,也就是说,后来渐渐不起作用,或者说其作用有限。物理性是这样,人本身是否也可以视为物理性的一部分呢?当然。所以说,自律压根不表明说人的约束力差本身。试想一下,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你就是没有自律也不用自律什么依旧无法发挥其个体的重大作用。又比如站在历史高度去审视历史,人改变历史终归是少数吧!所以,症结所在:一部分在自己(人本身),另一部分则在环境。

这也算是不要轻易挑战人性的另一个解读了。我是说,你在明知道自己自律不足的情况下,就别折磨自己了。这不是叫你放弃,而是学会如何利用自己所能利用的部分让它朝好的方向去发展。其中,比如意志力是有限的。这个是前提,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发挥意志力作用时更加讲究策略。比如明知道自己抵制不住诱惑,那就远离诱惑源头。

是的,要么接受,要么改变,要是改变不了,还可以远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