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交易的底線

近日,再讀2016年在“得到”平臺上訂閱的付費專欄——“財富自由之路”。七年過去了,用作者李笑來的話說,又是一輩子。

我一直在學校工作,把時間都賣給了董事會。今天用作者的三大交易鐵律一一衡量,發現自己過去做對了一些事,也忽略了一些事。

1-有沒有成長

七年來,自己有沒有收穫?分兩個方面說,看得見和看不見的。

看得見的:中級-高級職稱,碩士學位,工資增長,收入增長,朋友圈從大到小,棄車輛到工商。

看不見的:人前講話的邏輯條理;閱讀時間,從明朝那些事兒到王陽明心學,從花榮到纏論;從汽車營銷到經濟學投資學,專業正向愛好靠攏。

這七年間,開始覺察到更早前在企業十年,走了大大的彎路,只有賣命,沒有成長,還傷痕累累。

2-估值與價值,誰是基礎

市場對你有個估值,與你的真實價值相比,有時高估,有時極度高估,有時低估,有時極度低估。估值與價值偶有交點,那也不是故意的,是極少的瞬間。

對於自己的價值和估值,橋水資本的老大達里奧是這樣建議的:不要讓自己的估值過分超過自己的實際價值。

當你在意估值的時候,你就會忘記你的價值,你就會不由自主做那些提高你估值的事,而不是去想辦法提高你的價值。長期來看,估值是虛幻的,雖有波動,卻實際上錨定在價值上,價值不增長,長期來看估值一定長不上去。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李笑來是這麼理解的:只有這樣重視價值忽略估值,人才真正有尊嚴。因爲不顧價值地追求估值,本質上就是選擇做騙子。比如通過頻繁跳槽獲得短期內的更高工資,既是騙了別人也是騙了自己。騙別人倒也罷了,不知不覺把自己也騙了,那就真的太傻了。

欺騙的短期收益總是很高。長久以後,這個習慣幾乎無法根除。可是反過來看,所有的欺騙都不長久,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2005年我第一次跳槽,對方給了我當時看來很高的估值,3個月就離職;2012年同樣,但從高點落到均值時,我接住,忍住了,纔有了後來的學校機遇。

現在很清楚了,所謂的傷痕累累,不過是老闆發現我估值虛高,打壓刺破泡沫的過程,飄浮膨脹的我硬着陸,失重又摩擦,當然很痛。

3-耐心比什麼都重要

李笑來的一些觀點,今天讀來,對我是撞擊似的震動,比如耐心。他認爲:耐心的力量,相當於交易中的複利效應,並且一定會通過複利效應展現出來。

他甚至說,許多人達不到財富自由的里程碑,幾乎都是沒有耐心所賜。

沒有耐心的人,更容易選擇“終點式思維”,他們希望快一點完事兒,快一點看到結果,然後就能去到他們臆想出來的那個世界了。

沒耐心的人不會有好的積累,他們不會把每件事都當作自己的事來做;

沒耐心的人當然也更注重估值,甚至願意爲之而自欺和欺人,因爲他們只能想到短期效益;沒耐心的人甚至都不會思考真正重要的事——價值。

有人說,當前我所做的事情我不喜歡,我只想敷衍。文中說,做不到當下自己喜歡的那件事,是幾乎所有人的常態。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耐心,耐心之所以寶貴也體現於此。宗教裏說,在看不見的時候纔要動用信仰。所謂偉大是熬出來的;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熬得過寒冬,方能等到花開。

我們的上限,就只有手裏握有的籌碼。李笑來認爲更明智的做法是,用心智的力量去時刻告訴自己,覺得困難的階段不過是必經之路——而這正是耐心的真諦。

(這一點,我做得還好,在不受待見的環境裏,讀完了碩士,晉升了職稱,這些資歷讓我順利換部門,在新環境如魚得水。回想當原領導發現在我的價值,開始注意到我時,我已謀抽身,驚訝的同事們表情複雜。)

身在新的我追求和嚮往環境裏,實際上挑戰無處不在。雖然我最終進入了所謂喜歡的經濟學領域,實際上我遠沒有達到我所臆想的那種效率狀態。這讓我對自己有諸多不滿,在自己很在意的事情上加重了焦慮、延遲、低效。

李笑來說:很多人最終失去對事情的耐心,都是因爲先失去了對“低效率的自己”的耐心。很可惜!

實際上,在這條路上,掌握調節做事節奏的能力也至關重要。這是個更加實際和寬泛的需要日益成長的問題。

明白問題所在,就會有解決辦法。

且行且探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