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聊说“功名”


【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说到“功名”,我个人觉得最典型、最直观的文字,莫过于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先生在其《儒林外史》中的那篇《范进中举》了。这篇课文是我读高中时学过的,后来的中学语文课本中一直保留着。但遗憾的是,直到前些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此文从教科书中被删除了。

前些天,去听了一位同事的公开课。碰巧她上课的内容也是《范进中举》。根据听课记录,这位老师分析的文章主旨是这样的:

《范进中举》生动地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文章通过范进由屡试不第到一朝中举后的不同境况、际遇、表现,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同时生动地刻画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印象中,当年我读中学时,我的语文老师好像也是用这样的“口吻”分析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的。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过程中,穷苦人家的孩子为了出人头地,最“便捷”的方式,便是“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的终极目的,便是为了求取功名。考个秀才、举人甚至进士,那政Z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等便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了。不信你看,范进中举前家道落魄,几乎没人看得起他。一旦中举了,那些乡绅啥的,个个P颠P颠的过来送钱、拍马P了不是?再怎么着,“举人”也算是“老爷”了,连那个一向张扬跋扈的屠夫岳父,都得对其小心翼翼的在边上伺候着,生怕一不小心触犯了下凡的“文曲星”。

所以,在古代,“功名”是一个能给人带来幸福人生的玩意。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一辈子孜孜以求一件事,就是为了“考个功名”。

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了我这么一种“印象”:总觉得在古时代, 考中进士或许比较难,但考个秀才、举人啥的,应该还算是比较简单的吧?!

但事实上,在古代,要考取一个“秀才”,都未必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秀才”,其最基本的含义便是,“优秀的人才”。如果按古今学历作一对比的话,那么古时的“秀才”,大抵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而“举人”大约就相当于现在的(硕士)研究生。至于“进士”,估计应该就是现在的“博士”“博士后”一类的人才了吧。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凡这些有功名在身的人,在古代被称之为“天子门生”,享有非常尊贵且崇高的身份。

这么一想的话,很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范进的疯”。按我们现在的说法,范进,这么一个贫困家庭出生的人,将自己20到54岁整整34年的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别的不说,就这份毅力,当令人敬佩。而一旦中举,34年的折磨摧残,34年的忍辱偷生,34年的辛酸悲苦,都在“疯”中爆发出来。个中艰辛,唯我自知。重要的是,要考上“研究生”,这确实太不容易了。别说那个时代,就算放到现在,“考研”也不易啊!所以,当范进得知自己考中时,那份历尽磨难后“总算见到彩虹”的由衷而发的狂喜就会不自觉的自然流露出来,并由此而达到癫狂的状态。我觉得他确实该“疯”,也有理由“疯”!自此豪情勃发,发出“我看从此之后,还有谁敢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一类的豪言壮语,当属情理之中。

不过,细读全文,发现还是有一个问题:中举前的范进,最起码也是一个“秀才”。如果他没有“秀才”的身份,也没机会中举。而秀才按现在的情况来说,再起码也应该是个本科生,那为什么还会遭人白眼,受人欺负?比如他那个可恶的屠夫岳父,对他非打即骂的……莫非在古代,本科生也是满大街的“一抓一大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封建朝代,“本科生”及以上的优秀人才,必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脑C影视剧中“秀才”满世界瞎跑的画面,纯属无稽之谈!

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在古代,读书人的各类政Z、社会地位等,较之当代,远远莫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