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和性格類型

心理學家榮格在1921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內向”和“外向”的概念。他認爲,“內向”的人能量指向內部,他們從獨處中獲取能量,因此他們更喜歡安靜;“外向”的人能量指向外部,他們從社交中獲取能量,因此他們大多開朗活潑,喜愛社交。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內向”和“外向”更多地被用來描述人的性格特徵。當我們說一個人很“外向”的時候,我們大腦中會自動浮現出這個人開朗健談的畫面;而當我們說一個人“內向”的時候,我們就會不自覺地給他打上“木訥”“不善言辭”“沒什麼朋友”等一系列標籤。

人是社會型動物,想要自身獲得發展,就需要不斷地與社會進行鏈接。客觀來講,性格外向的人確實比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完成與他人的鏈接,這就導致我們整個現代社會更加崇尚“外向”。

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我們總是被倡導做一個外向的人:老師教導我們要“融入集體”“積極主動”,家長告訴我們“見到親戚朋友要主動問好”。整體的社會偏好如此,於是“內向的人”彷彿成了不受歡迎的代表,甚至在某些時刻,性格內向被視爲失敗的註腳。在這種集體無意識的作用下,“內向的人”往往也悄悄地給自己貼上了“我不好”“我不應該這樣內向”的顯著標籤。

因爲覺得“我不好”“我不應該這樣內向”,“內向的人”開始尋求改變,他們努力地讓自己看起來外向一些,努力地去迎合這個社會的“標準”,以期獲得精神上的認同,滿足內心深處對歸屬感的渴求。

當很多人不顧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開始扮演“外向”時,“假性外向”便有了真實的演繹空間。

在很多人面前極力表現出一副開朗的樣子,內心卻疲憊不堪;在各種聚會活動中看似和誰都很熟絡,內心卻覺得很孤獨;身邊人都說你很外向,可你自己明白,這一切不過是僞裝出來的……“外向”只是你慣用的一張面具,幫你隱藏了真實的自己。我們稱之爲“假性外向”。

“假性外向”並非一個完全負面的詞彙。由於社會角色的需要,我們每個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戴上一些人格面具,“假性外向”便是其中之一。

由於工作需要,我們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必須表現出自己的外向性,以確保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假性外向”非但不是負面的詞彙,反而有諸多積極的意義。

“假性外向”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在社交中展現出自己開朗健談的一面,而是你忽略了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否認自己的內向性,試圖把自己完全改造成一個符合大衆期待的所謂“外向的人”。你可能常常會開懷大笑,但是你知道,自己其實一點兒都不快樂。

假如你真的是一個內向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場合扮演“外向”之餘,你必須承認自己的內向,每天給自己留出一些獨處的時間,獲得心理能量。這也意味着,你需要拒絕一些善意的邀請,承擔可能引起的誤解或非議。如果你做不到這些,而是一味地滿足他人,努力成爲“外向的人”,那麼你的心理能量將會持續地消耗下去,使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

我們表現出自己外向的一面,甚至假裝自己很外向,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不要否認自己的內向,不要完全活在他人的期待裏,也不要忽略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當全世界都在爲“外向”歡呼喝彩的時候,我們可以淡定地迴應:內向,也挺好。

但願你常常開懷大笑,但不是出於假裝,而是因爲真的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