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5】日記

豐子愷是上個世紀著名的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雖然成就不凡,但他不認爲自己是一個有天賦的人,他說他在學習中用的都是笨法子。

例如,在學習會話是,用“熟讀”這種笨方法。在日本留學期間,爲了學好日語,他下了極大的功夫。豐子愷自己介紹說,他會選定一冊良好而完全的會話書,每日熟讀一課,剋期讀完。

豐子愷每天自己上一課新書,規定讀十遍。計算遍數,用選舉開票的方法,每讀一遍,用鉛筆在書的下端畫一筆,使湊成一個字。不過所湊成的不是選舉開票用的“正”字,而是一個“讀”字。

這樣下去,每課下面的“讀”字,逐一完成。“讀”字共有二十二筆,故每課共讀二十二遍,即生書讀十遍,第二天溫五遍,第三天又溫五遍,第四天再溫兩遍。在他的舊書中,都有鉛筆畫成的“讀”字。每課下面有了一個完全的“讀”字,即表示已經讀熟了。

豐子愷說這辦法的好處是:分四天溫習,屢次反覆,容易讀熟。每天像和尚唸經一般地笨讀。但如法讀下去,前面的各課自會逐漸地從脣間背誦出來,這在他又感得一種愉快,這愉快也足可抵償笨讀的辛苦,使他始終好笨而不遷。

他又常從對讀的名著中選擇幾篇自己所最愛讀的短文,把它分爲數段,而用前述的笨法子按日熟讀。例如Stevenson和夏目漱石的作品,是他所最喜熟讀的材料。豐子愷對於外國語的理解,和對於文學作品的理解,都因這熟讀的笨法而增進。

讀書也一樣用笨法子。豐子愷在筆記本中畫出全書的一覽表,埋頭在案上閱讀,讀到綱領的地方,就在筆記本上列表,讀到重要的地方,就在筆記本上摘要。

讀到後面,又時時翻閱前面的摘記,以明此章此節在全書中的位置。讀完之後,他便拋開書籍,把筆記本上的一覽表溫習數次。再從這一覽表中摘要,而在自己的頭腦中畫出一個極簡單的一覽表。於是這部書纔算讀過了。

豐子愷這樣一位有所成就的大師,瞭解了他所採用的讀書的笨法子,有沒有給我們帶來啓發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