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会理解

朋友初尝社会新鲜人的角色后给我发消息,“我终于体会到你当初身在职场的煎熬···这种环境散发着一种无力感,让人窒息的感觉,一片灰。”但最让朋友懊丧的是,据他最近了解到的信息,那些他曾经认为不存在这种复杂关系的美好国度其实并非如他所想。简言之,朋友希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找到某种纯粹却被现实当头一棒。我回复,“曾经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所以才会一直努力挣脱,并把希望寄托在被自己理想化的未知里。也因此才会一路迷茫与挣扎。其实,初入职场,我们该学会的第一个技能并不是改变自己或环境,而是学会解读所处的社会。”

基于理解的努力——不管是努力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一点点所处的环境,因为少了几分盲目,才不容易被无力感抵消。

我有一位很酷的室友,身高一米七气场两米八。她是我认识的人里把绿色驾驭得最毫无违和感的一位,比如她那一头海藻绿的长发总让我想到森林精灵Chloris。某天,我们在厨房偶遇,我们如以往般的寒暄,然后出乎意料地她突然对我说,“I went hiking for a couple of days because I was confused about my life. Now I still feel the same way.”(因为迷茫,我出门远足了几天,但现在依然没有答案。)我问她迷茫的原因,她说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她比同级的同学偏年长,因为这几年里她尝试过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我边洗碗边说,“I always feel that you have a kind of vibe, very impressive. I think it’s because of your life experiences. Actually, everyone can feel confused at any stage of life. So nowadays young people always rush to do what they’re expected to do, hence settling for a job, a relationship, or a marriage, like completing a task. But the confusion is still there or becomes even heavier. Then they have to rush to the next task to get rid of the confusion. You’re just giving yourself more time and opportunities to figure out what you want. When you decide to move on to the stage, you’ll know better and cherish more.”(我总觉得你一种独特的气场,很吸引人。我觉得这可能和你的人生经历有关。其实,不管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每个人都可能迷茫。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才会总在赶着完成别人的期待,并因此而将就一份工作、一段关系、或一段婚姻,像是只为完成某个任务。但迷茫仍在,甚至会越发加剧,于是他们不得不又赶着完成另一个任务,试图从困惑中挣脱。你只是在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弄明白自己想要的人生。当你决定走向下一个阶段的时候,你会更懂得珍惜。)

她说,“Thank you! No one has ever told me in this way.”(谢谢,从来没有人和我这样说过。)注意到她语气里的反常,我转头看她,才发现她在哭。正当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的时候,另一位室友走了进来,于是我们潦草地结束了这段谈话。

迄今,博士阶段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学会静下心来慢慢去了解。一月底和导师见面的时候,我告诉她我很迷茫,有时甚至会突然质疑自己在做的研究的意义,因为开始意识到它可能并不能真的改变什么。我导不语反笑,然后解释说,她很高兴我现在就能有如此“顿悟”。她说,博士阶段的学习只是一个起点,它提供的是一个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的契机。所以,这一阶段学习的目的(此处仅代表人文学科)并不在于改变而是学会理解。有了这种理解,以后不管做什么,才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方面,而随之的行动才是改变的开始。

其实,在确定导师前,我现在的二导和我单独聊过。她对我的研究很感兴趣,当时还特意帮我联系了我引用的核心理论的创始人,UCL的某教授。(说来有些草率,当初我选择做这个研究课题是因为我读了该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关于他在台湾旅行时看到一个水果店门前的手写广告牌受到启发,于是把该理论从最初的教育领域转到了社会语言学方向。所以,可以说该教授是我学术研究的启蒙人。)她说,如果我愿意的话,她可以做我的导师。我二导是人类学家,她当时希望我转做民族志研究,但我当即被劝退,因为她提议让我延长博士阶段的学习。她当初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博士阶段的研究,其中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做田野调查。

兜兜转转,现在我开始着手准备民族志调研,虽然我并没有打算要延长学籍。不过,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的导师们一致认为民族志对于我的研究课题而言是最适合的研究方法(P.S. UCL的教授当初在回复我的邮件里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他们在引导我去深入了解,从我以往拒绝去了解的领域。

今天下午,我在厨房遇到另一位室友。或许因为同为语言学专业,我俩平时聊得比较多。她有些尴尬地向我解释她决定放弃毕业后到斐济做志愿者的机会。她今年7月本科毕业,去年年底申请到了这个做志愿者的机会。我记得当时她和讲这件事的时候一脸的兴奋和自豪,我还和她分享了自己五年的支教经历。现在毕业在即,课程、论文、教堂服务、为自己的海外志愿服务募款(出国的所有费用需要她自理)、马拉松跑步训练(为了募款)、社交等等让她极度焦虑。前不久,我听到她在客厅里放声大哭。她说,当她发现自己快被焦虑压垮的时候,她开始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在真的开始了解自己内心想法的时候,她突然惊觉,海外志愿者的想法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初衷,而且因为这个计划造成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成了眼下焦虑的罪魁祸首。于是,她重新为即将面对的人生选项排序,然后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考到驾照然后找一份工作。她说,“I was trying to avoid facing the reality, so I convinced myself to go abroad was more challenging. The truth is what I’m really scared is to go back home and pass the driving test.”(我其实一直在逃避面对现实,所以一直说服自己,去国外做志愿者才是真正的挑战。事实上,我真正害怕的是毕业后回家和考驾照。)我说,“You’re not alone. Dream is such a fancy word. So we can easily fool ourselves to pursue ‘dreams’ instead of facing reality. The good thing is now you decide to face it. And it takes courage to give up dreams, even unrealistic ones.”(并不只有你会这样。“梦想”一词自带光环,所以我们总能轻易让自己去追逐所谓的梦想而非面对现实。很棒的是,你现在决定去面对现实。放弃梦想,即使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巧合的是,室友也提到了在人生里赶场。她说,“In the UK, it’s good our parents always encourage us to try different things, but it also becomes a burden because it makes us rush from one thing to another without really thinking about what we really want.”(在英国,父母总是鼓励孩子去尝试不一样的事,虽然给了我们很多自由,但同时这也是一种负担,因为这让我们赶着去做一件又一件的事,却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最后,我对朋友说,“先了解自己,做到自己的极致,不被环境吞噬,然后再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对不尽人意的社会环境做一些改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