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贵之《就让世界多一颗心,让我们在困难中长大》

【就让世界多一颗心,让我们在困难中长大】

一、痛苦,正产生于愿望与能力的不相称。

痛苦谁又有可能避免呢?

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绝对的幸福或绝对的痛苦是什么样的,他在人生中全都混杂在一起了。

我们在其中领略不到纯粹的感觉,也不能在同一种情况下感受两种不同的时刻。

正如我们的身体变化一样,我们心灵的情感也在继续不断地变化。

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谁遭受的痛苦最少,谁就是幸福的人;谁感受的快乐最少,谁就是最可怜的人。

痛苦总是多于快乐,这是我们大家共有的体会差别。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人的幸福只能消极地看待,衡量的标准是:

痛苦少的人就应当算是幸福的人了。

一切痛苦的感觉都是同摆脱痛苦的愿望分不开的,一切快乐的观念都是同享受快乐的愿望分不开的。

因此,一切愿望都意味着缺乏快乐,而一旦感到缺乏快乐,就会感到痛苦,所以我们的痛苦正产生于愿望与能力的不相称。

一个有感觉的人在他的能力扩大了他的愿望的时候,就将成为一个绝对痛苦的人。

一切力量得到恰如其分的运用,才是自然状态的幸福。

那么,人的聪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里呢?

正确说来,它不在于减少我们的欲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少于我们的能力,则我们的能力就有一部分闲着不能运用,我们就不能完全享受我们的存在。

它也不在于扩大我们的能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也同样按照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话,那我们只会更加痛苦。

因此,问题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在于使能力和意愿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

所以,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运用的时候,心灵才能保持宁静,人的生活才能纳入条理。

大自然总是向最好的方面去做的,所以它首先才这样地安排人。

最初,它只赋予他维持他生存所必需的欲望和满足这种欲望的足够的能力。

它把其余的能力通通储藏在人的心灵的深处,在需要的时候才加以发挥。

只有在原始的状态中,能力和欲望才能获得平衡,人才不感到痛苦。

一旦潜在的能力开始起作用的时候,在一切能力中最为活跃的想象力就觉醒过来,领先发展。

正是这种想象力给我们展现了可能达到的或好或坏的境界,是我们有满足欲望的希望,从而使我们的欲望更为滋长。

不过,起初看起来伸手可及的目标,却迅速向前逃遁,使我们无法追赶。

当我们以为追上的时候,它又变了一个样子,远远地出现在我们的前面。

我们再也看不到我们已经走过的地方,我们也不再去想它了;尚待跋涉的原野又在不断地扩大。

因此,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也达不到尽头;我们于接近享受的时候,幸福愈远远地离开我们。

相反,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样遥远。

只有在他似乎是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痛苦才最为轻微。因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

真实的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则没有止境;我们既不能扩大一个世界,就必须限制另一个世界;因为,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唯一的差别,才产生了使我们感到极为痛苦的种种痛苦。

除了体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都是随着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心的责备以外,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想象的。

人们也许会说,这个原理是人所共知的;不过,这个原理的实际运用就不一样了,而这里所谈的,完全是运用问题。

柔弱是一种主观感觉,与力量大小无关。我们说人是柔弱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柔弱”这个词指的是一种关系,指我们用它来表达的生存的关系。

凡是其体力超过需要的,即使是一只昆虫,也是很强的;凡是其需要超过体力的,即使是一头大象,是一只狮子,或者是一个战胜者、一个英雄、一个神,也是很弱的。

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得快乐的凡人还弱。

对自己现在力量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如果想超出人的力量行事,就会变得很柔弱。

因此,不要以为扩大了你的官能,就可以增大你的体力;如果你的骄傲心大过了你的体力的话,反而会使你的体力因而减少。

我们要量一量我们的活动范围,我们要像蜘蛛呆在网子的中央似的呆在那个范围的中央,这样,我们就始终能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抱怨我们柔弱,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柔弱的感觉。

二、孤独是独创力之友。

面对今后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独创力。

然而,独创力的养成可没那么容易。

因为,它很难形式化。不靠模仿、只凭一己之力创造出独特事物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话虽如此,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心理学家志贺春彦表示,发挥独创力的条件有三个,分别为:“一个人独处”、“什么事都不做”以及“沉浸在白日梦当中”。

看了这三个条件,顿时明白为何现在的上班族被要求具有独创力,他们却感到很棘手的原因了。

因为在现代的职场环境中,要实现上述的三个条件并不容易。

能够一个人独处已是非常少有的事,如果什么事都不做,肯定会挨骂。

万一弄个不好,可能就成了裁员的对象,因此,就算再怎么勉强,也要找件事情做。

至于所谓的白日梦,便是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不过,在现实主义蔓延的职场上,净说些不切实际的梦话,也是会被其他人当作怪物看待的。

不管怎样,现代的职场不一定能提供可以激发出独创力的环境。

那么,难道我们就只能放弃了吗?

没这回事。

只要有心努力,自己就能创造出适合激发独创力的环境。

“一个人独处”,乍看之下似乎很不容易,但是自己的决心却有办法把不可能化为可能。

譬如说,你只要关掉手机的电源、远离人群就行了。

唯有自己不愿离开人群、害怕孤独,这才是问题所在。

“什么事都不做”,这或许是现代人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然而,只要持有冥想(静坐)的习惯,或是安排一段自我放松的时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在这个时候,想办法远离人群,让自己独处的决心与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做白日梦”,依照每个人性格类型的不同,会有擅长与不擅长之分。

梦想家与现实主义者之间的差异当然很大。

想要创造出做白日梦的状态,我建议大家可先让自己全神贯注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

因为,只要不东张西望,只管全神贯注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就能让自己从杂念中脱离出来,使右脑处在积极工作的状态之下。

以上所言,都是有助于激发独创力的办法。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无论是哪种办法,全都指向了一个人独处的方向。

对于想发挥独创力的人来说,重点就在于远离人群。因为,孤独是独创力之友。

三、事实”和“命运”都要比“看法”宽广得多。

曾经被这样的两句话所深深吸引,第一句话来自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这位很早就开始写作,后来又被人们完全遗忘的作家这样教导他的弟弟:

“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

第二句话出自一位古老的希腊人之口:

“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在这里,他们都否定了“看法”,而且都为此寻找到一个有力的借口:那位辛格家族的成员十分实际地强调了“事实”;古希腊人则更相信不可知的事物,指出的是“命运”。

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事实”和“命运”都要比“看法”宽广得多,就像秋天一样。

而“看法”又是什么?在他们眼中很可能只是一片树叶。

人们总是喜欢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几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于是人们真以为一叶可以见秋了,而忘记了它其实只是一个形容词。

后来,又读到了蒙田的书,这位令人赞叹不已的作家告诉我们:“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

他说:“为什么不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看法常常充满矛盾?多少昨天还是信条的东西,今天却成了谎言?”

蒙田暗示我们:“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和好奇在作怪,“好奇心引导我们到处管闲事,虚荣心则禁止我们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

权威往往是自负的开始,就像得意使人忘形一样,他们开始对未来发表看法了。而对他们来说,未来仅仅只是时间向前延伸而已,除此之外他们对未来就一无所知了。

很多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不知道的事就不要说。

这似乎是谨慎和谦虚的品质,而且还时常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标志。

在发表看法时小心翼翼固然很好,问题是人们如何判断知道与不知道?

事实上很少有人会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大加议论,人们习惯于在自己知道的事物上发表不知道的看法,并且乐此不疲。

这是不是知识带来的自信?

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在大学学习西方哲学,现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他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看法,有一天他将之告诉了我。

他说:“我的大脑就像是一口池塘,别人的书就像是一颗石子;石子扔进池塘激起的是水波,而不会激起石子。”

最后他这样说:“因此别人的知识在我脑子里装得再多也是别人的,不会是我的。”

他的原话是用来抵挡当时老师的批评的,因为在大学时他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学生。

现在重温他的看法时,除了觉得有趣之外,也会使不少人信服,但是不能去经受太多的反驳。

这位朋友的话倒是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轻易发表看法的人,很可能经常将别人的知识误解成是自己的,将过去的知识误解成是未来的。

然后,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笑话。

他们在否定“看法”的时候,其实也选择了“看法”。

有一些聪明的看法,当它们被发表时,常常是绕过了看法。

我们生活中的看法已经是无奇不有。

既然两个完全对立的看法都可以荣辱与共,其他的看法自然也应该得到它们的身份证。

所以,对很多看法,我们都不能以斤斤计较的方式去对待。

因为“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而且“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

丁俊贵

2023年2月28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