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做得更好——觀《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一課試上

爲積極響應國家“雙減”政策,進一步促進教學教研質量的提升,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積極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鼓勵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課堂,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在課堂“提質增效”上做足文章,推動“雙減”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做到“減負不減責任、減負不減質量”,景德鎮市中小學教研所自2022年春學期以來,每學期都組織了“課堂開放月”活動。

本學期3月份“課堂開放月”,我校有李小玲、楊亞琴、蔣銘國三位老師分別執教《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有趣的眼鏡》《聽話的小魚》。爲了能夠呈現更加優質的課堂,3月9月上午第三節課在學校科學實驗室,李小玲的科學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進行了試上。我參加了這節課的觀課,爲了能嘗試把這節課上得更好,現就個人體驗與思考贅述如下。希望能對執教教師有所啓發。

一、課堂結構應設計合理

李小玲老師的這堂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總體來說非常不錯。首先是課堂導入環節視頻的使用,既讓學生沉浸在一種恬靜而真實的美好的生活情境之中,享受到一種生活之美,又能夠爲課堂對聲音的研究與探索提供鮮活的實例。其次是真正體現了科學課的特點,整堂課主體是探索活動。包括橡皮筋、鋼尺、鼓、音叉等物體產生聲音的實驗與探索。再次在科學研討環節,以先聲奪人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聲音判斷被敲擊的物體,並且引導學生如何快速停止聲音。此處設計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得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

但需要商榷的是,課堂小結被安排在了最後,作業練習卻在課堂小結之前。按照常規做法,這兩個環節需要調換。縱觀整堂課,課堂結構優化後,依次爲:課堂導入,科學探索,科學研討,拓展提高,課堂小結,作業練習。

二、課堂展示應突出直觀

直觀向來是小學生接受事物的主要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追求直觀是教師需要着力思考的問題。在《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堂課中,主體環節是科學探索,包括對橡皮筋、鋼尺、鼓、音叉等物體發聲的實驗與探索。爲了彌補部分小組和同學對實驗理解的不足,邀請學生代表上臺進行全班演示是很有必要的。

由於客觀原因,不少同學無法看清檯上學生的演示實驗。尤其是通過擊鼓觀察鼓面上的沙子滾動,與打擊音叉放入水槽觀察水波的運動更需要直接視覺體驗。爲了彌補觀察的不便,李老師事先錄製了短視頻。在這裏我建議可以嘗試通過希沃助手,利用手機直播功能,可以將現場實驗演示同步投屏到一體機上,實現實時觀察的效果。已經成熟的信息技術是可以充分利用在課堂教學中的。

板書是一堂課的精髓,因此一個設計簡便又主題突出的板書是很有必要的。本課堂板書只有三個內容:標題、結論以及探索過程中用到的四張物體圖片。我建議物體圖片儘可能大一些,讓後面的同學也能清晰的看見。標題與結論的呈現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而有必要的設計。總的來說就是讓學生在視覺上形成一種強烈印記,一看就能記住關鍵信息。

三、課堂生成應順其自然

一堂課,結構合理,重點內容突出,呈現方式適宜,再加上注重學生動手與實踐,教學效果定然不菲。但在細節方面,往往會有臨時性課堂生成的若干問題,需要執教教師慢慢改善。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堂課的結論是——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是本堂課的核心詞。在老師的預設中,學生應該先說物體的運動,經過橡皮筋和鋼尺兩輪探索後,再通過描述物體如何運動,從而引導出“振動”一詞。但在實際課堂中,學生卻早早地說出了“振動”一詞。於是出乎老師的預設,老師下意識說到:“振動是科學名詞,沒想到這位同學一下就說出來了”。此處學生的回答出乎教師預設,屬於課堂臨時性生成問題,作爲教師如何駕馭課堂,從容應對是有必要琢磨與改進的。

另外,在探索一“用橡皮筋做發聲實驗”與探索二“用鋼尺做發聲實驗”過渡環節,教師說到:“我們通過橡皮筋發聲實驗,知道了橡皮筋是通過運動發聲的,那麼通過對一個物體實驗能不能就得出結論呢?”本堂課探索準備了四個物體,因此在探索了第一個物體之後就如此發問,並通過發問引出第二個探索,個人以爲有點過早,有些不夠自然。不防如此設問:通過剛剛的探索,我們發現橡皮筋運動時會發出聲音,那麼別的物體是怎樣發聲的呢?接下來我們進行探索二——鋼尺怎樣發出聲音?

課堂各環節之間的過渡,以及臨時性生成,需要教師從容以待,既要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又要順其自然,既符合前後邏輯,又要將智慧融於其中。將課堂生成演繹成左右逢源,不露痕跡則是駕馭課堂最高境界了。

四、課堂資源應恰當利用

本課在對橡皮筋、鋼尺、鼓、音叉四件物體怎樣發聲做了探索之後,安排了“科學研討”——怎樣讓聲音快遞停止?

執教教師在講桌的掩護下,敲擊了一下,教室裏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隨即問到:“大家猜猜這是什麼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少同學猜是臉盆。當老師拿出來之後,原來是一面鑼。然後老師引導學生如何讓聲音停止。學生的確聰明,知道聲音產生的原因是鑼面不停地振動。因此要停止聲音,就需要讓鑼面停止振動。於是學生上前雙手捂住鑼面,清脆的鑼聲隨即消失。

此環節設計恰當,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順利地引導學生探尋到了停止聲音的途徑,再次驗證了“振動”產生聲音的道理。

此刻,在立德樹人的大環境下,在大力宣揚文化自信,傳承優秀文化傳統的背景下,既然“鑼”聲清脆,不免讓人想起端午節賽龍舟,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的情景。因此趁機結合“鑼”與“鼓”簡單介紹一下端午節文化與習俗,似乎也有些必要,畢竟立德樹人是課堂最終的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利用應有資源,進行一些看似無關課堂,但確實可以給予學生文化滋養的內容,是課堂實現立德樹人所需要思考的重要內容。

觀課議課,是成都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陳大偉教授所熱衷的。個人以爲,觀課議課是提升觀課教師教學能力與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更是幫助執教教師專業成長的最好路徑與方式。專注觀課,認真理解,嘗試努力,課堂呈現將會越來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